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詩與藝術的共鳴 - 蘇楚姿的拼布創作

蘇楚姿 (Joan Schulze)這個名字極具東方味,可以藉此得知這位美國藝術家與中國的淵源不凡。致力於拼布創作四十年,目前已經是七十四歲高齡的蘇楚姿,至今仍然一手創作拼布,另一手寫詩;來往於舊金山的工作室與在南灣桑尼維爾的住家;悠遊於個人創作與旅遊各地教學,對人生與藝術充滿了不懈的熱情與毅力。近年來她造訪過台灣、澳洲、日本,更頻繁地應邀前往中國大陸數個城市與大學,擔任短期教授。所以,蘇楚姿說中國如同是她的第二故鄉,因為她結交了許多好朋友。

在創作歷程上,蘇楚姿不是藝術系科班,也沒有走過傳統拼布的領域。大學畢業後曾擔任過小學教師,結婚生子後,在三十多歲才開始研習刺繡、設計、織品、拼布、藝術史與攝影等等。因為她創作的路開始於自我對藝術的探索與熱忱,開闊的心胸,讓她一輩子在藝術之海,悠遊自得,創發有成。

這位認真而且多產的藝術家,基本上運用著傳統拼布的三層架構疊置的原則──布塊拼接組構成圖案的上層布、中間的裡櫬以及底層的布──來營造作品的圖像與肌里。此外她總是不斷地探究著當代媒材與技法在創作上的種種可能性。於是創作技法涵蓋了裁切、拼組、手工彩繪、單版印刷、直接印刷、數位影印、膠轉印,再加上手工縫製或車縫與針繡等等。蘇楚姿以精妙地運用影印機在拼布創作中,廣為人知,她的創新與不斷實驗的精神,加上匠心獨運的畫面構成,與象徵性的圖像陳述,將拼布藝術的領域推向了一個更開闊的層次。

詩人的浪漫思維與無限想像力,詩的奔放與解脫,則是蘇楚姿的文人涵養與特質,她追求的是心靈的自由,個人化的語彙。因此她的拼布創作不是嚴謹或寫實的,而是在抽象的構成中,流露著龐然的圖像意訊,映照著當代生活的風貌與感思。蘇楚姿是一位詩人與說故事者,她的拼布作品中也隱藏著文字遊戲、詩趣,以及她觀看世界的思維。

早期的作品〈加州II〉在一片如傳統風車型制的圖案中心,開展出了一扇窗,呈現出加州的道路與山脈,層次變化的地質色澤,天光雲影,細巧地表現出了加州的地理景觀特色與自由開闊的天地。在此已經可以看出作者突破傳統的探索。〈沙漠紀事〉是對美國西南部,尤其是聖塔菲(Santa Fe)地區沙漠景象的表述:畫面上的空氣氛圍、火焰般的太陽從燒灼的大地躍現,而遠方的景物已然逐漸消退。詩人般簡明而象徵性的語彙,輕巧地在此舖陳著。

〈子彈列車上看到的落日〉乃一幅由綜合媒材建構出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作品的靈感來自日本的旅遊體驗。對蘇楚姿而言,思緒的奔馳形似子彈列車,瞬間飄揚而過。在速度中,日落時分的嫣紅彩霞映照在稻田上,日本傳統屋宇的造型也融入了天空的意像裡。在大地即將沈睡之前,絢麗的豔紅光采,已然迷惑了人的視野。

蘇楚姿鍾愛”拼貼”的隨想與組構,因為她是一位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生活中的點滴情境與廣泛而且滿佈的資訊,隨時都帶給她許多的感觸與思維。拼貼對現成物的運用,對捕捉當下的即時性,正好與她的思維契合。於是蘇楚姿使用照相機來捕捉與呈現環境中或旅行中看到的各種景象,她也隨時收集各式印刷物品,再運用影印機轉印在布面上,然後精巧地融合手繪與其他印刷方法, 以及拼布的手藝來拼接縫組,製作出一幅幅具有豐富意象的作品,這些作品也隱喻著現代社會的各種現象,敘述著一則則的故事。

作品〈預備金〉使用從美國造幣廠購買的切成絲的舊紙鈔,縫拼組合,畫面中間則呈現出轉印的抽象水紋與樹影圖像,如此不同的素材與結構,在畫面構圖上卻巧妙遇合。它似乎隱喻著金錢如流水,虛晃而過,那麼人生更需要未雨稠繆了。〈北京—夏宮〉畫面形式的構成如同膠卷底片捕捉下的綜合影像,蘇楚姿在此將探訪北京的所見所聞,流行時尚、傳統藝術、現代與過去、新與舊等等物像,轉印在一格格的方塊布面上,再加上如同中國水墨畫的濃墨層次揮灑,呈現出她對中國與北京,處於二十一世紀新舊風貌交雜的印象。

〈荷花〉是一件充滿畫意與詩境的作品,畫面上夜晚池塘裡的荷花,沈靜在明月映照下的浮光水波中。週邊的厚濃色彩以數位印刷、單版印刷在半透明布上,再層次的疊置縫拼,形同多版印刷的版畫層次,創造出了如同遠古夢裡的一個想望。

作品〈訪客〉則是拼貼構成的典型,在此豐富的圖像交錯串連,生活中的點滴與片段,在零散的節奏中遇合,在一種不安的平衡中,暗示著家庭、社會與政治的多樣訊息,而當代世界快速步調中的能量,也在不期然中迸發。〈面具〉是一系列六件作品。蘇楚姿有位深交數十年的日本好友,送給了她一件日本的古董織品,啟發了這系列以日本傳統面具為題的創作。這些充滿表情的面具似乎從過去探視著當代,在巧妙的畫面切割與疊置中,穿梭於不同的時空向度,有些訝異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似乎莞爾著生活情境的轉換。

蘇楚姿作品的色調總是柔合的、多層地的融匯、如同被陽光與歲月漂洗過的,於是也填增了一層神祕的況味。她讓拼貼美學在藝術拼布的創作上,自由揮灑,再加入壓縫的線條形跡,來創造出畫面的肌里與深度。在此傳統拼布工藝與當代藝術,已然合一。(本文刊載在五月份的藝術家雜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