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台灣原住民音樂

手機是現代人們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Line則是手機上朋友或組群聯繫的重要管道,相信每個人的Line上,每天的訊息多得無法細看。有些組群的宗旨是以特定主題作為共同學習與分享的目標,並且常態地舉辦各種網路講座分享資訊,規則也嚴謹不可踰越,倒是好呢。很高興最近經由Line組群訊息的發布,參加了幾場藝文講座,獲益良多。

前兩個週日晚上共約五小時的時間裡,聆聽了廣播人馬世芳的兩場專業分享 --「太平洋是我的媽媽」以及「我在那邊唱」,暢談台灣原住民音樂、傑出的演唱者以及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裡的艱辛過往。馬世芳在款款的談述中,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也聽到了平常沒有認真去接觸的這個音樂領域。雖然知道原住民的歌聲如同天賦,但是此時才知道有這麼多優秀的原住民歌者、創作者,他們的音樂、歌聲這麼地好聽,在承繼傳統中,也有絕佳的創新歌曲,甚至結合藍調、爵士或搖滾的曲目。除了為人普遍熟悉的台灣民歌之父/原住民運動先驅胡德夫外,還有阿美族的張震嶽、阿洛、以莉·高露,卑南族的陳建年、桑布伊,排灣族歌手阿爆、戴曉君、排灣族和魯凱族混血的達卡鬧、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等等。他們的音樂和歌曲繁多,也都精彩動人,在Youtube上都可以找到再好好回味聆賞。

排灣族頭目林廣財的《百年排灣風華再現》音樂專輯,由飛魚雲豹結合各領域的團隊共同製作推出,以古調新編結合各種樂器烘托出林廣財天籟般的聲音,飽滿而動人地傳遞出臺灣少數民族音樂中豐厚的社會內涵,以及面對現實的滄桑與沉重。也就是因為這些歷史與社會的滄桑背景,讓原住民樂曲更加深沉而感動人心吧。許多用原住民母語演唱的歌曲更是韻味深長、意境遼闊,雖然我們聽者不懂其語言表達之意,卻仍然能夠被深深感動與牽引,證實音樂無國界無隔閡,我們只要用"心"去聆聽自然都會有所體會。

除了這兩場原住民音樂講座,馬世芳還有介紹台語歌、老藍調、以詩入歌等網路講座,在條理地介紹與解說中,引導著聽眾認識各種音樂形式和歌曲的多元豐富,並且進一步了解演唱者的背景與特質,可知他對音樂鑽研的厚實。身為廣播人也是作家,馬世芳承繼他母親陶曉清對音樂的熱愛,經由廣播和主持作音樂專業的分享。2017-2020年他曾在原住民廣播電台主持《耳朵借我》節目;今日我們將耳朵借給他,獲得的是如此豐富的音樂資訊,真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