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Albert獲得Industrial Arts Award

學期快結束了,週四是Reward Day,學校帶所有Miller學生去Great America遊樂園玩。週三晚上則是Award Night,Albert說不知道有這個活動,我雖然在網站上看到,但是覺得Award可能也不會獲得,就沒有去參加。沒想到,週四Albert從Great America回來說同學告訴他,他得了個Award。真是Surprise呀。週五Albert帶回來這個獎牌,是他在Woodshop課獲得的獎。

Albert的確是熱愛木工製作,做的東西也真精細,重要的應該是這最後一學期,他挑戰了一個沒有人做過的作品,Wooden Gear Clock,聽說是結構很複雜的作品,老師還特別為他去購買所需要的木料、特別的零件、配件等。我們也自己去尋找一些配件,我開車找了好幾家店,從一家店問到另一家店,煞費苦心,店家們都蠻驚訝一個中學生,要找這些東西做那個複雜的clock。這件作品做了這學期約三分之二的上課時間,至今還沒有完成。下週是最後一週了,可能必須學期結束後在家完成。Albert說沒做完應該沒有關係,因為老師在他的成績本上畫了許多Happy Face,知道他非常用心克服困難地在做,這個Award就是肯定吧。期待很快可以看到完成的作品。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中國書法理論

北美藝文協會舉辦的書畫欣賞講座,這週日的主題是「中國書法理論的主要美學觀」,由蔡星儀教授主講,這次仍然有四十多位藝文愛好者參加。蔡教授從魏晉以前,書法理論不離儒家觀念開始談起,指出書法重在情感的傳達,書家的品格表現。東漢最優秀的書法家蔡邕認為書法運筆應該「藏鋒....藏頭...護尾」的理念,影響了自古至今的書法家。王羲之認為書法之妙在於"用筆",而字的結構貴在平正安穩,又意在筆先,手隨意運,筆與手會。也就是書道之妙,神采為上。而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

宋代蘇軾則指出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闕一不成為書。元代以"晉韻唐法"為書法美學觀,趙孟頫即為代表。晚明開始書法講究個人化風格,傅山言「寧拙勿巧,寧丑勿媚...寧直率勿安排」。由於明清時期,歷代重要書家的書帖早已散失,因此當時碑學勃興,康有為即說「尊碑、抑帖、卑唐」。然而要透過刀鋒看筆鋒,才得以從碑學中,真正看到前朝書家的神采。今日的講座,讓我對中國精采的書法藝術有了全面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