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The Hess Collection

在Napa Valley酒莊之中擁有國際現代藝術收藏的專業展覽空間,應該就是"The Hess Collection"。瑞士籍礦泉水大亨Donald Hess在世界各國擁有多座酒莊,他對葡萄酒和偉大藝術品的熱愛是齊頭並進的;1978年創立了Napa酒莊,1989年遊客中心與美術館對外開放。

Robert Rauschenberg, Tabernacle Fuss, 1992
The Hess Art Collection的藝術收藏確實精采,讓人驚艷。收藏品反映著收藏家的風格和品味,Donald Hess確是有世界觀的收藏家。簡潔、明亮、寬敞的展覽空間,如同小規模的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展出藝術家涵蓋Robert Motherwell,  Anselm Kiefer, Francis Bacon, Gerhard Richter, Robert Rauschenberg等等。Rauschenberg巨幅的作品"Tabernacle Fuss"(1992),佔據整個牆面極為吸引人,他的創作一貫地採用平凡生活中的物像,再慧黠慧心地化繁為簡,讓畫面充滿了詩趣和禪境。

Magdalena Abakanowicz
更難得的是看到了當代纖維藝術史上記載的先驅,波蘭藝術家Magdalena Abakanowicz (1930-2017)的作品。成長於二次大戰以及共產主義統治下的艱困環境,讓Magdalena的創作充滿了對生命和環境的省思。1960年代她創作出巨幅的立體編織物"Abakan"系列(圖中間),以抽象的生物造型,讓作品脫離了傳統編織工藝的狹隘型制,將纖維素材的創作帶入了純藝術的領域,也讓她獲選入1962年首屆的瑞士洛桑國際織錦雙年展,奠立了國際聲譽。

1970年代,Magdalena的創作轉向了人形雕塑(圖右後方)。但是與古典雕塑呈現的人體之美截然不同,她的人形都是無頭無手、空洞殘缺。只有前半面的皮囊,是用粗麻布縫製加合成樹脂擠壓塑造而成。作品即數量眾多的人形排列站立,也佔據著龐大的空間,極為震撼人。它象徵著在過去共產主義之"集體利益"的觀念下,"個人的身份或思維"都已被抹滅,如行屍走肉,那真是人類文化的浩劫。然而在今日民主社會裡的群眾,有時是否也是盲目盲從的?總之,好的藝術作品可以對照歷史,反映人性與其處境;它的時間長度和空間寬度是與時俱增的。

Calistoga + Chateau Montelena

Napa Valley北邊的小城Calistoga除了有著名酒莊環繞外,最吸引人的還有天然地熱溫泉,許多飯店內除了溫泉池,還提供有火山泥浴、美容按摩等。地熱溫泉富含礦物質,人體在高溫浸泡中得以排除體內毒素,療痊身心,是數千年前印地安原住民即知曉的天然寶藏。我們利用這個假期,訂了位於Calistoga的Golden Haven Hot Spring住宿,每晚享受溫泉浴再一覺好眠。

12月24日如氣象預告的下了一天的雨,許多酒莊也會提早關門休息準備過節。於是我們在早餐後就前往5分鐘車程外的Chateau Montelena Winery參觀,它的Chardonnay白酒非常有名。然而我們拜訪酒莊意不全在品酒,而是欣賞它的建築、設計和規模。這座建於1888年的古堡酒莊,以厚實的石頭所建造,(有別於當時普遍使用木頭),形似英國歌德式古堡。它還有一個特色是旁邊有個十一英畝大的中式庭園湖泊Jade Lake,由當時的中國主人Yort Wing Frank與夫人Jeanie興建於1958年。這個庭園維護的很好,湖光倒影垂柳相伴,兩隻白天鵝還有許多鴨子優游其間,寧靜祥和天趣自成。十年後古堡易主,1970年代Jim Barrett帶領酒莊重整復甦,奠立其葡萄酒的專業品牌。這個古堡酒莊的歷史也因曾經有過中國的連結,而具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Napa Valley - 酒鄉之旅 + di Rosa

在舊金山北邊約一個小時車程的酒鄉Napa Valley,以葡萄美酒、精緻美食、四百多座酒莊、各具特色的精品飯店,還有文化藝術等等,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似乎只要進入酒鄉後,沿路觀賞著大片大片的葡萄園,呼吸著的空氣都會充滿了果香,讓人心神迷醉。然而除了美酒之外,在Napa Valley最北邊的小城Calistoga,還有天然的地熱溫泉,更是難得。照理說,冬天並不是拜訪酒鄉的最好時節,但是泡溫泉卻是冬天裡最好的享受,於是今年的聖誕節我們就決定到Napa Valley一遊,在Calistoga住三個晚上。

酒鄉的冬天顯得清靜無嘩,雖然沒有翠綠滿佈的葡萄園美景在起伏的山丘上,但是開闊的山谷裡,休憩著的葡萄園內大片的枯枝整齊地排排站,靜靜地望著天空,間錯著黃色的芥末花,卻另有一種素雅淡彩之美,如無伴奏的清弦彈奏著,緩慢而愜意。酒鄉的春夏秋季裡遊客鼎盛,通常氣溫也很高,甚至暑熱逼人。於是比較起來,冬天的酒鄉氣溫雖然微寒偶會有雨,卻相對地舒服多了,尤其在加州美麗的冬陽照拂與加持下。

12月23日中午左右抵達Napa,就先到此地著名的Oxbow Public Market旁邊的Gott's Roadside用餐,它們的漢堡和fish taco都非常好吃。而後就到Oxbow市集逛逛,品嚐著名的Ritual Coffee。補足能量後,便去探訪15分鐘車程外的di Rosa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設立於1997年的藝術中心,占地217英畝,涵蓋了兩棟建築做為室內展覽空間,還有一個湖泊和戶外雕塑公園。展品主要是Rene di Rosa (1919-2010)和夫人Veronica(1934–1991)的收藏,創作者都是曾經在北加州舊金山灣區居住或創作過的當代藝術家,例如:Robert Arneson, Joan Brown, Bruce Conner, Viola Frey等等。我們抵達時剛好有一個gallery tour加上戶外雕塑區,因而得以看到不開放個人參觀的雕塑區。當時微雨天寒,在戶外湖邊遊走雕塑區覺得挺不錯的。

Victor Cartagena’s Expulsion/Implosion (2018)
室內展覽的主題是: "Be Not Still: Living in Uncertain Times",展出藝術家有Victor Cartagena, Lava Thomas, Ranu Mukherjee和Lexa Walsh,他們以裝置作品反映著目前美國所面臨的移民問題、社會健全、團結與行動等議題。Victor Cartagena的作品"Expulsion/Implosion" (2018)以無數的照片和錄像裝置來呈現移民們所面對的政治和環境壓力,尤其是在移民的眼中,真是龐然而且無所不在。他們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和韌性,才能生存下去。然而他們如何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子,一個生存的立足點?? di Rosa藝術中心的宗旨是以當代藝術來引發對話、啟發改變與合作,並且呈現出個人與社區的力量和意義。在Napa Valley能夠看到這類關心當下時事議題的藝術創作,誠屬難得。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Gauguin: A Spiritual Journey

Reclining Tahitian Women, 1894
在十九世紀下半葉,崛起於法國後印象派的藝術潮流中,繼而離棄家庭與都市文明,前往原始野地 - 南太平洋上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大溪地生活和創作的藝術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因為如此的另類風格,以及探尋大自然的原始純真的熱情,讓他背棄了當時盛行的印象派對日常生活題材的描繪,以及對光和色彩的解析理念,進而發展出了獨特的"綜合"(Synthetic)藝術形式,成為了"象徵主義"、"野獸派"以及"原始主義"(Primitivism)繪畫的先驅。

Landscape from Tahiti, 1893
非藝術科班出身的高更,曾經跟隨商船遊走許多國家,而後從事股票經紀,二十餘歲才開始繪畫,即展現才華。後印象派的Camille Pissarro乃高更的導師。然而高更與生具有的浪漫情懷,讓他在創作中探尋著夢與神秘意境。於是他轉而運用非物象本然的色彩來表達超卓的視象,開啟了"象徵主義"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啟發了"野獸派"。高更認為「藝術本身即抽象,來自於自然,以及對自然的夢想,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他在創作中要表達的是人存在的本質意義、複雜人生經驗的謎樣神采和普遍的真理。他的色彩回歸於平塗,畫面近於平坦,色彩鮮麗對比,造型簡單而具象徵性。整體畫面總是蕩漾著神秘的況味,以及原真拙樸的氣息,讓人神往與思忖。

高更最為世人讚頌的玻里尼西亞創作,呈現出的異國情調與謎樣的原始色彩,在十九世紀末的藝壇,獨樹一幟。在對西方文化和大溪地殖民環境腐敗的徹底幻滅後,高更於1901年遷移到波里尼西亞的一個偏遠小島離群索居,遠離世俗文明的牽絆和干擾,探尋他的失樂園,卻生活困頓終至病死。高更真是個不可救藥的浪漫藝術家,他的異域他鄉經驗,成就出了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以及藝術創作風貌,留名青史為人稱頌。他追求全然自由和解放的膽識,更是世間少有。"Gauguin: A Spiritual Journey"特展目前在de Young Museum展出,展期至2019年4月7日。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Contemporary Muslim Fashions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穆斯林(Muslim)回教徒是嚴謹樸素無華的,穆斯林的服裝就是龐大寬鬆的深色袍子和頭巾,婦女更因為宗教的規範與約束,往往還要加上面罩。因此穆斯林的服裝概念應該就是一句話"低調"(modest)。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當代穆斯林婦女的服裝會有什麼變化呢。目前舊金山迪楊博物館(de Young Museum)精心策畫舉辦的「當代穆斯林時尚特展」,展出了世界各地(印尼、馬來西亞、伊朗、阿拉伯、土耳其、英國、法國、美國等)設計師們的八十餘件作品,呈現出穆斯林婦女的當代時尚服裝,充滿了創意設計、嶄新的風格造型和鮮麗活潑的色彩,真是讓人眼睛一亮。

時尚讓"傳統"嫣然而且優雅地走入當代。在此展中可以看到過去嚴謹的頭巾並未消失 ,反而蛻變為搭配著服裝的美麗頭飾。本來穆斯林頭巾乃象徵著傳統、習俗、虔誠,甚至有政治意涵。在此,不同的纏繞方式,讓頭巾也呈現出了不同的風韻和當代的神采,它代表著的是"個人的"風格。另外,傳統的穆斯林婦女袍服,在獨特的剪裁設計、璀璨的圖案或色彩中,也轉換成為了各具姿采的服裝。不同地域的作品也有不同的特色,例如:印尼設計師Itang Yunasz的作品,運用著印尼的藍染和伊卡染技法,讓單純的藍白色構圖,在長及地的袍服上,盡情展現出具當地風采的高貴華麗的紋樣。

本展策展人Jill D’Alessandro說:「最佳的時尚應該具現社會的需求,並且反映社會與政治的暗潮。」「當代穆斯林時尚特展」關注世界各地穆斯林婦女對自己的界定和認同,以及跨越傳統到全球化的當時代趨勢。因為時尚能夠創造跨文化的認知,以及正面的蛻變,成為破除藩籬,增進了解的媒介。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The Painted Ladies" in San Francisco

今年的感恩節特別要感恩的就是"天降甘霖"。讓人們期待許久的雨,終於在週四旋然匯聚,籠罩舊金山灣區。兩天來的雨,解除了山林野火的威脅,洗滌了灰煙滿佈的天空,讓灣區的藍天再現,還我們清新的空氣。真是感恩!

週六看到天氣晴朗無雨,讓人也神清氣爽,決定到舊金山走走。舊金山著名的觀光景點無數,在如山丘起伏的城市街景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物,應該就是無數的維多利亞式及愛德華式房屋。這類充滿了迷人的復古風韻的房屋,興建於1849至1915年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面對著Alamo Square,位於Steiner Street 上 710至720號,一排六棟被稱為"Painted Ladies"的房屋,又被稱為「六姊妹」。這個街區時常出現在各類媒體以及旅遊景點介紹上,據說更曾出現在約70部的電影、電視節目及廣告之中。於是當天我們特別驅車前往造訪,看到許多遊客都從Alamo Square山坡上欣賞對面的「六姊妹」,拍照聲不斷呢。

其實"Painted Ladies"是美國建築的專業術語,特色是用三種以上的顏色,使建築物的細節或裝飾更加美化更具吸引力。1978年作家Elizabeth Pomada和Michael Larsen所著的書《彩繪女士》(Painted Ladies - San Francisco's Resplendent Victorians),使得這個名詞首度用於指舊金山的維多利亞式房屋。有別於一般房屋或現代建築的單調色澤,維多利亞式房屋的美麗和多彩,讓舊金山城市的容顏更顯柔媚、溫暖,也更具有歷史的意蘊。

在Alamo Square的另一邊,隔條街有一家著名的早午餐(brunch)餐廳Nopa,人氣很旺。所以既然來到此地,當然也要去體驗美味的餐點。我先在網路上訂好了位,11點進入享用。寬敞的餐廳很快地就坐滿了,餐點很有獨特風味。餐後,我們走到附近的冰淇淋店"Salt & Straw",看到許多人排隊等候,享用冰淇淋的人不論大人或小孩則一臉幸福。這家來自奧瑞岡州Portland的冰淇淋店,口味的確別具巧思與特色。加了鹽的冰淇淋,真的讓人更加回味和難忘。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野火燒不盡,天地同悲!

地形狹長的加州,濱臨著美麗的太平洋海岸,是美國的第三大州。由於幅員廣大,從地中海型氣候、亞熱帶氣候、高山氣候到南加的沙漠氣候皆有,也因而擁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基本上加州氣候乾爽宜人,實在是居住的天堂。然而最近幾年來,天乾物燥情況越來越嚴重,今年更是山林野火頻傳。七、八月間加州北灣Mendocino附近一系列大火,已經讓人心驚膽跳。十一月初北加州Butte County又出現山林野火Campfire竄燒,至今已經造成七十多人死亡,萬餘棟建築物燒毀,成為了加州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值此同時,南加州的洛杉磯郡和Ventura 郡,也出現山火,燒毀了八百多棟建築物,二十多萬人撤離家園。無數的人們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真是可憐也辛苦了。於是川普總統前來加州視查表達關心。除了政府的努力外,社區大眾當然也發揮互助的力量。然而,天災真是讓人無能為力、無以應對、無言問蒼天。

這次的北加州大火造成的空氣汙染,也是空前絕後。兩週來整個舊金山灣區被吹過來的灰煙籠罩,應該比北京的霧霾還嚴重吧。我們在聖荷西,都覺得眼前灰濛濛的,空氣中還會聞到煙味呢。兩週來都看不到藍色的天空,兩個週末都無法出去健行爬山。上班的午休時間,我在辦公室外面走路也得戴上口罩。所以山林野火除了直接受害的災民外,整個北加州數百萬人也間接地受害。只能祈禱風轉向,將汙染的空氣吹向太平洋,或者下場大雨,讓山林野火休止,讓大家的生活能夠恢復正常。當然災區的整頓和復建,災民的安置等必然是長久的工作。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秋菊綻放 - 秋意濃

不知不覺間暖陽盛夏已過,天氣漸寒,是入秋了,綠蔭滿佈的大樹已經間錯著些許的紅暈和黃彩。後院的李子、桃子、無花果、柿子等的豐收,也已經結束採摘。大地如是地隨著時序的更迭換妝。然而在這個百花凋零的
秋季,卻因為有了秋菊而變得豐美絢麗。

菊花華麗卻又在秋風的寒意中顯得閒寂,它象徵著堅韌及長壽,又代表著權力、尊嚴、崇高,而成為了日本皇室的表徵。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其品性被認為是「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因為詩人陶淵明愛菊、詠菊,於是菊花和陶淵明的高潔人格也交融為一了。但不知道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的是哪一種的菊花?無論如何,在秋寒料峭的時節,菊花凌霜盛開的堅韌昂揚,以及華美豐彩,真能溫潤人心。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Excellence in Fibers"

上週日(10月21日)聖荷西拼布和織品博物館推出了特展"Excellence in Fibers",這項甄選展乃博物館與Fiber Art Now雜誌共同舉辦的,展出了當代纖維藝術創作上的許多優秀作品,涵蓋了平面與立體創作三十餘件。

在拼布創作中,色彩總是最迷人、最眩目,也最能引人神往。阿根廷籍藝術家塞西莉亞·科普曼(Cecilia Koppmann)的祖父母都是裁縫,母親也擅長縫紉,家中所有衣物用品都是母親親手縫製的。因此她從小就在各色布料與針線中長大,也深愛各種手工藝。而後科普曼在鑽研色彩理論中,不斷地在創作中拓展對色彩配置與構圖表現的心得,作品"Ecdysis" (2017)即一範例。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蛇定時會脫皮的型制;在此畫面上,似乎層層半透明的蛇皮交匯疊置著,而它們所構成的抽象幾何圖案,也在陽光下展現出了鮮麗耀眼的色彩。

自稱為針繡家與故事收藏家的創作者阿麗‧佛古森(Ali Ferguson),則珍愛生活中人事物的點點滴滴,尤其是對平凡居家生活或工作等的記憶,因為她相信所有使用過的東西都留下了使用者的故事。於是她收集了無數使用過的衣物、生活用品、書信等等,再將這些"過去"的零碎片段重新疊置組構,並用針繡方式將相關的文字縫繡上去。佛古森以如此非常私人的手工記印,陳述並記錄著一則則流逝的故事。它們籠罩在薄紗之中,如同朦朧的記憶卻又如此真實地再現著。

出生於肯亞的美籍藝術家瑪麗亞-泰瑞莎‧佛納迪(Maria-theresa Fernandes),一生來回居住在美國與英國各數年。也由於經常旅行,不同地方的種種文化元素,便成為了她創作的豐富資源和特色。作品"Unraveling" (2017)是在馬里蘭州Montgomery County Historical Society駐地研究和創作時的成品。這件作品探視著19世紀當地黑奴的歷史過往,以結合了數位攝影、印製、數位針繡和手工針縫等技法,在不織布上拼貼組構,型制如同一幅展開的藝術家的書。佛納迪如是地以藝術抽象的思維來表述她所關心的社會正義的議題。"Excellence in Fibers"展期至2019年1月13日。

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The Little Gem in Menlo Park

Menlo Park位於舊金山與聖荷西中間,是Palo Alto旁邊的一個富裕的小城。八月中旬Albert開始在Palo Alto工作後,我們也得以經常去那附近走動。最近得知Menlo Park有間很別緻的花園餐廳"Cafe Wisteria",週六便特別訂位前往。Cafe Wisteria距離史丹佛購物中心只有5分鐘車程,乃Menlo Park Allied Arts Guild美麗園區內的餐廳。

設立於1929年的Allied Arts Guild被認為是Menlo Park這個小城的歷史地標,它是個集結藝術家工作室、藝品店、畫廊、花園與餐廳的庭園建築。藝術家工作室涵蓋了陶藝、木工、金工、服裝設計、繪畫等等。除了充滿西班牙風味的建築物、裝飾設計與中庭噴泉花園,還有一條無數玫瑰花陪侍著的綠色步道。約3.5英畝的園區,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算小,由義工們經營和維護,可見用心。

在如此晴朗舒爽的早秋,我們選擇在綠蔭滿佈的餐廳戶外座席用餐,在徐徐微風伴著花香中享用簡單卻細緻的餐點,也欣賞著庭園的悠閒雅趣。唯一遺憾的是此時不是紫藤花開的季節,看不到垂掛的美麗紫藤花,所以要記得明年春天再來訪。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木樓合唱團 - 絕妙的男聲

成立於1999年的台灣"木樓合唱團"(Muller Chamber Choir),是一個男聲室內合唱團,前身是台北建國中學校友合唱團。2013年由彭孟賢老師接任藝術總監與指揮後,帶領木樓合唱團蛻變成為了精緻的人聲藝術表演團體,近年來屢次獲得世界合唱大賽冠軍。

木樓合唱團首次美國巡迴音樂會,從西雅圖、達拉斯而後來到舊金山灣區,9月9日週日晚上在Palo Alto演出。我原本只是抱著好奇的心前去聆賞,沒想到這場音樂會讓人大開眼界,也大為驚艷。純男聲的無伴奏演唱,展現出了各個聲部純淨空靈的唱腔。旋律和人聲伴奏完美絕妙地搭配,讓每一首歌曲都充滿了多層次卻又無比和諧的樂音,真可比擬天籟。木樓合唱團的歌聲和專業的表演,是音樂美感的極致展現,深深感動人心。這場音樂會的美好記憶真是不可多得呀。

2018年8月12日 星期日

René Magritte at SFMOMA

The Happy Donor, 1966
比利時超現實主義藝術家René Magritte (1898–1967)最為人知的作品可能是一幅畫,畫面上只有一隻煙斗以及文字"這不是一隻煙斗",挑戰著人們的慣性思維, 提出了藝術中"再現"和"真實"的議題,以及語言符號和圖像符號之真意與關聯性的辯證。Magritte如是地在這幅非常簡單的畫面上,創造出了弔詭的意趣,謂之「圖像的叛變」(The Treachery of Images, 1929)。從這裏開始思索Magritte的作品,就帶出了許多有趣的觀念思辨。

另外,貫穿Magritte一生作品中最顯著的圖像是帶著圓頂帽穿西裝的人像。這個圖像的初衷乃指涉中產階級的一般人,藝術家也想要融入無名氏的常人之中,然而最後卻成為了藝術家的自畫像,更凝塑為Magritte個人的表徵。Magritte畫面上的人物往往都是有形無像,或者臉部被遮蓋隱藏了。Magritte說:「我們看到的事物後面都隱藏著別的事物,而我們也總是想看到被隱藏的事物,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有趣的就在那被隱藏著的.....」

Personal Value, 1952
在Magritte的作品中,人像以及畫面上的所有圖像,都是大家熟悉的日常景物,但是畫面的奇怪佈局和構圖設置,卻總是顛覆了人們的常態思維,顯得神祕又弔詭,引發出很多想像的空間。畫家似乎在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就隱藏著種種神秘的旨趣,不要被世俗邏輯思維所誤導,要超脫框架地去思索。所以當水泥牆面都消失了,藍天白雲環抱著那個人私密的臥房,我們何妨飲杯酒,任思緒無拘無束地飛揚天際,超越現實地去想像我們所存在的世界及其意義。"René Magritte: The Fifth Season"展覽,目前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展至10月28日。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蕭泰然紀念音樂會

在北加台灣會館和美國蕭泰然基金會共同邀請下,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首次來到美國巡迴,舉辦「樂見台灣 - 蕭泰然紀念音樂會」,8月4日在聖荷西以及8月9日在洛杉磯演出。龐大的樂團來美演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文化部的支持外,還要靠許多民間企業、基金會和熱心人士的贊助。我們在此地非常難得看到來自台灣的樂團,所以當然就欣然地買票去參加和支持。

蕭泰然(1938-2015)出生於台灣高雄壽山長老教會家庭,曾留學日本和美國UCLA,最後逝於南加州。蕭泰然集鋼琴家、指揮家與作曲家於一身,一生的創作無數,作品涵蓋大型交響曲、協奏曲、合唱曲、鋼琴曲、小提琴曲,還有聖樂曲等等。他致力結合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的創作,成就備受推崇。

這次在San Jose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演出的紀念音樂會,2600個座位幾乎都坐滿了,可知此地台灣人真是不少耶,大家都對來自家鄉的音樂家作品和樂團傾心支持。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也不負眾望,在指揮陳美安的帶領下,展現高水準的演出,鋼琴家陳毓襄的演出也非常精彩。他們將蕭泰然樂曲中的台灣意韻和西方音樂的神采,作了美妙的詮釋和表現。後半場還有女高音何佳陵以及北加州台灣會館百人大合唱的參與,以台語演唱數首歌曲,讓家鄉味飄揚全場,引人鄉愁。此地僑胞們也熱情地以掌聲擁抱來自台灣的樂團和音樂家,場面真讓人感動。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纖維藝術作品在de Young Museum

Ranu Mukherjee
上週末到舊金山de Young Museum看展覽,很高興看到了數件與纖維藝術相關的作品。進入博物館,首先迎面而來的是一樓挑高大廳的四面牆上,展出著印度裔美籍藝術家Ranu Mukherjee的裝置作品"A Bright Stage"。長條亞麻布上,以印染、彩繪和針繡展現的抽象圖樣,如樹幹或樹枝造型,喻示著印度的古老聖樹Banyan Tree,畫幅間交錯著數個鳥的動畫錄像。這四面環抱的場域,喚漾出了自然又現代的氛圍。也讓博物館的空間展現出了異國時、空、文化交匯的情境。

Olga de Amaral
在一樓畫廊裡看到了以前在纖維藝術發展專輯內經常提到的幾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哥倫比亞籍的Olga de Amaral (1932-)作品"Lost Image 17"(1993)。Olga在1960-70年代間已經是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她的作品以加入了金箔、銀箔的棉麻編織出的抽象畫面,已經脫離了傳統編織或織錦畫的範疇,建構成為了浮雕、雕塑、甚至裝置藝術、觀念藝術。因為她關注的是材料、過程與型式,她探究的是形而上的表達,是對生命和物象本質的檢視。"Lost Image 17"以層次的金色為主,雕繪出抽象的自然景觀,充滿了神秘的氛圍和遠古的意境。也映現著南美洲古老歷史的遺緒。

在1960-70年代間,無數的藝術家都創作著巨幅作品之際,美國藝術家Diane Itter (1946-1989)卻獨樹一幟地以纖細的亞麻線、雙套結,編製出色彩豐富絢麗、型制多樣的小尺幅作品,其特色還有如流蘇或瀑布般懸垂的線條;讓嚴謹的編結圖案和自由流展的紗線,在色彩的流變中,型成了美妙的對話,更擴展了小幅作品的空間和格局。作品"Blue Diamond" (1984)即一範例。Diane一生堅持只用一種材料和一種技法創作,讓她得以專注於圖象和色彩的營造。她就如同色彩的魔術師,巧手變化出了璀璨炫目的幾何抽象圖案和畫面型制,在二十世紀纖維藝術的蛻變與發展中,建立出了個人的獨特風格。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Jasper National Park

Sunwapta Falls
Athabasca Falls
在班芙國家公園北邊的賈斯柏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是加拿大最大的國家公園,設立於1907年。賈斯柏國家公園龐大峻峭的高山岩壁,在流水、瀑布、湖泊的襯托下顯得壯麗俊美。這兩個國家公園由93號公路銜接。6月21日我們從路易絲湖出發往北走,開了兩個多小時先抵達Sunwapta Falls休息午餐,之後我們沿著豐美的瀑布流水外圍走了一個多小時的trail,再轉往20分鐘車程外的Athabasca Falls。Athabasca Falls的地形更為可觀,水流湍急的瀑布沖擊著石英岩層和較軟的石灰石,雕鑿出了峽谷與岩壁上許多的坑洼洞。岩層疊置構成的天然步道,也成為了獨特的景觀。大自然真的是偉大的雕塑家。

抵達賈斯柏鎮時已經傍晚,當時下著小雨,整個小鎮竟然都停電了。旅館房間沒電,我們就到街上逛逛,可是餐廳也沒電,所以沒有地方吃晚餐。只好到唯一的超市,跟著許多人一起搶購簡單的食物,也買了啤酒帶回旅館。大約8點半左右才恢復供電。這是旅途中少有的小插曲。

6月22日前往Maligne Canyon和Maligne Lake來回的路上,看到前面車輛慢下來或停車,我們也就警覺地跟進。於是看到了許多動物如:Elk、山羊、大角山羊、鹿、黑熊等,在路邊隨意地覓食,就在我們車子旁邊耶。牠們一點都不怕人,也不在乎人和車輛的過往,可知牠們已經適應了此地常年遊客如織的狀況了。

Maligne Canyon是賈斯柏國家公園最深的峽谷,最深處超過50公尺,峽谷上有六座完善的橋,讓遊客們可以自如地穿越峽谷,觀賞縱谷飛瀑激流的各種天然奇景。Maligne Lake也是一座美麗的湖泊,我們在附近走了一段路後就開始下雨。於是決定前往著名的溫泉Miette Hot Spring,往北開車約一小時45分鐘,蠻偏遠的。這個溫泉比Banff Upper Hot Spring還大,泡溫泉的人相對地也比較少。此地的溫泉含礦物質量極高,據說對關節炎等很有療效。我的膝蓋發炎不舒服大半年了,吃藥、推拿、復健運動都做了,尚未完全好。泡了兩次溫泉後覺得真的恢復正常狀態了,這是此次旅遊的一大收穫。

6月23日從賈斯柏國家公園回到班芙鎮開車需要四個小時,我們一路上除了再度好好觀賞此地壯麗的景觀外,也還看到許多的野生動物,很開心。可見人類是無法獨自生存的,有其他物種的共存,會讓我們更珍惜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抵達班芙鎮後,我們到cave and basin national historic site參觀,看到了此地最早被發現溫泉的洞穴。溫泉真的是此地的寶藏;就是因為溫泉的發現,此地的國家公園才逐漸被設立起來的。當天是Albert二十二歲的生日,Daddy則是剛過七十歲生日,所以這趟旅遊就算為他們兩人慶生囉。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Yoho National Park & Columbia Icefields

Emerald Lake
幽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是此地相連的四個國家公園中最小的一個,距離路易絲湖約30分鐘車程。6月19日早上我們離開班芙鎮,開車走1A景觀公路,沿途欣賞風景也期待著看到野生動物,但是走了一大段路後,發現公路關閉,只好再回去走1號公路,先到Lake Louise Inn 將行李放下,再前往幽鶴國家公園所在的Field小鎮上的Truffle Pigs Bistro午餐。出外旅行中,Albert總是尋找特別的啤酒喝,我們也樂於一同體驗。

Natural Bridge / Takakkaw Falls
前往幽鶴國家公園著名的景點翡翠湖(Emerald Lake)的路上,會經過Natural Bridge,那座天然雕鑿的石橋見證著大自然中水的龐大力量,可以說是鬼斧神工之作。Kicking Horse River的水即從這座石橋間,向下奔流傾瀉而出形成浩然的瀑布。翡翠湖則媲美路易絲湖,秀麗嫻靜。我們沿著湖邊trail走,觀賞著湖光山色,也是美不勝收。只是近看時發覺,湖水沒有路易絲湖清澈與乾淨。從翡翠湖再開車45分鐘,即抵達此處最高的瀑布Takakkaw Falls。這個瀑布的最高點有304公尺高,豐富不斷的水源來自Daly Glacier。走到鄰近瀑布的下方時,感覺到濛濛水氣揮灑籠罩人全身,在微風中也讓人冷的哆嗦。

6月20日早上8點我們再訪路易絲湖,因為難得來到此地,想要看看她在不同時辰的美景。沒有想到還看到灰熊媽媽(Grizzly bear)帶著兩隻小熊,在城堡飯店旁邊斜坡草地上覓食,聽說牠們喜歡吃蒲公英花。許多遊客當然都聚集在外圍觀看和拍照,也覺得不虛此行了。


而後我們開車走93號公路,前往Columbia Icefield Discovery Center,路上碰到了三個路段在修路,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又延誤了半個多小時。抵達時已經過了中午,只好訂2點半的shuttle到Skywalk參觀。因為現在不是冬天,不需要期待白雪滿佈的冰河景象,但是溫暖的陽光映照著山頭殘雪和部分的冰河,在開闊的天地間,仍然讓人深深體會到自然的宏偉。Skywalk是一個建造在懸崖邊緣,懸空突出的半圓形玻璃步道,以提供人們最佳視野來欣賞此地的自然勝景,的確是人類建造工程上的一項傑出作品。

從班芙鎮走1號公路來回,讓我特別感動的是,公路兩旁都有細鐵絲網架起的透明圍欄(不仔細看還不會發現),綿延60餘公里,以免野生動物們不小心走到公路上。而且公路上還有數個陸橋,上面植栽著如同兩旁自然林地的樹木和綠草,邊緣仍然有連接著的細鐵絲網圍著,以保護動物。所以這些陸橋不是給人走的,而是給動物們走的;真是貼心的規劃。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Banff National Park

久聞班芙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與路易絲湖(Lake Louise)的美麗景色,今年6月終於安排了全家三人前往旅遊一週,以探訪其風采。設立於1885年的班芙國家公園,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公園。它是北美洲大陸西邊跨越美國和加拿大,綿延3000英哩的龐大洛磯山脈中,以宏偉山形、高山冰原、美麗湖泊名聞遐邇的國家公園。但是久聞真的不如一見。

6月16日中午抵達加拿大Calgary時,天氣陰雨微寒。前往班芙國家公園約一個半小時車程,1號公路順暢便捷,沿途城鎮屋宇房舍很整潔,讓人覺得加拿大真是個進步的國家。接近國家公園的路上,便看到綿延的山脈,逐漸地起伏攀高,未化的白雪覆蓋山頭,蜿蜒500餘公里長的Bow River沿途相伴。河水與湖泊襯托著高山雪景,這美景與阿拉斯加的景觀很像。比較起來,此地洛磯山脈的山形更為宏偉壯麗峻峭,而阿拉斯加的山景則顯得秀麗。

抵達班芙鎮已近傍晚,遊走在美麗熱鬧的渡假小鎮,發覺真的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亞洲人也非常多。班芙鎮與班芙國家公園,都是在1880年代間,因為鐵路的通行以及發現了溫泉,觀光業盛起而設立的。一百多年來至今,每年觀光客已經超過了五百萬人次;冬天是滑雪勝地,夏天就是健行、划船、探訪永凍冰原、認識生態和野生動物的好時光。來到此地,我們當然就先到著名的Banff Upper Hot Spring溫泉泳池享受一下,以解放旅途疲憊的身心。此地的溫泉可說是價廉物美,入場卷一人只要加幣$8.30。在冷冷的傍晚時分,到高山上泡戶外溫泉,也欣賞天光雲影和四周山景,真是再好不過了。

6月17日一早就去搭纜車上到Sulphur Mountain頂部,在朝陽映照下眺望整個班芙鎮,欣賞附近的Bow Valley。開闊的空間和亮麗的陽光,讓人精神振奮也全身舒暢。而後我們開車由東邊繞過小鎮到Lake Minnewanka,再走1號公路往西到Johnston Canyon。不論走在湖畔或在山徑中,近距離觀賞在百萬年前地層的變動昇起中,所雕造出的各式山岩峭壁、峽谷和湖泊,讓人只有讚嘆大自然造物之妙。

6月18日前往路易絲湖,到了那裡卻因為停車場全滿而無法進入。只好先到附近的Moraine Lake。發覺這個湖也非常美,我們三人租了小船划行,遊湖一圈。在耀眼的陽光下,湖面上風吹著,還蠻冷的呢。下午將近五點,我們再度前往路易絲湖,終於可以進入停車。雖然人潮絡繹不絕,路易絲湖依然沈靜高雅,似乎微笑著迎接終年不斷的訪客。層次疊翠的山環抱著碧綠的湖水,襯著Victoria Glacier的白雪,就是最著名的拍照景點。當然遊客們也都盡興地捕捉鏡頭留念。我們沿著湖邊走到此地代表性地標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的正對面,再回頭眺望,覺得這個湖很清澈、乾淨、遼闊。這個城堡飯店成為了文明在大自然中的另類點綴吧。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McDonald Spit - 自然美景

Photo by Jack
McDonald Spit岬灣的海灘,每天潮漲潮落差別很大,裸露的地域面積也不同。5月26日早晨潮水非常低,露出了大片沙地,小船都擱淺在沙灘上了。Flossie帶領我們延著浮出的沙地走到了房子的對面。一路上大家也撿拾著各種石頭和貝幣,雖然石頭很重,每人的口袋還是裝得滿滿的,要帶回家欣賞與留念呀。看著海水和地面或岩石交會創造出的各種層次景象;還有寬廣平靜的海面,襯托著遠方雲霧間的白雪山頭,讓人覺得在俯仰之間,任何角度都是令人難忘的一幅幅美景。

Photo by Jack
下午Flossie帶領我們去爬山,要走到高高的雪山頭。Flossie應該是我們這群人中最年長的,但是她的腳力和體力卻是我們都望塵莫及。平常我們每週日都登山健行,然而看到了這座山的自然野徑,也要心生敬畏,走了一段路後更知道不容易喔。當然從山頂眺望整個海域和遠近雪山美景時,有一種完成壯舉的心境,體會就不同了。這是我們在此地的最後一天,一共走了8.6英哩,48層樓的高度。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怎不讓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

Photo by Jack
5月27日要搭早上11點鐘的water taxi離開,大家很早就起來收拾行李清理環境。還有些時間,IFong和Flossie就帶領我們走到沙灘另一邊低潮區,可以挖蚌和鮑魚。這裡還有一片沙灘特別美,在朝陽照映下呈現出粼粼波紋,似乎複寫著海洋的心聲。大自然的精工雕繪,總是在無形的時間之中神妙地孕造。我們得以置身其中,或親臨其境,就是福氣。

真的感恩這趟阿拉斯加之旅,讓我們得以如此地貼近自然的脈動,體驗完全接地氣的生態活動。也在風寒中更深刻的感知生存的力量和意義。

Seldovia & McDonald Spit 餵食老鷹

鄰近McDonald Spit最近的小鎮是Seldovia,Flossie說那裡的沙灘上可以撿到比較大的蚌(mussel)。於是5月25日上午,IFong開沙灘車載Henry,另外我們七個人就擠搭Flossie的一輛舊車,到這個25分鐘車程外的小鎮。Seldovia人口只有兩百多人,簡單清靜。我們在水邊很容易就撿到了許多的蚌,的確比較大,晚上又可以加菜了。港邊有個歷史步道,雖然不長也仍然有一些往昔的行跡和味道。小鎮上還有一棟俄羅斯教堂,見證著阿拉斯加乃俄羅斯屬地的過去。IFong說此地每年都舉辦木雕大賽,因此街道上陳列著許多的木雕作品,展現小鎮難得的藝術風采。

outside of Christine's Studio, Photo by Jack
而後回到McDonald Spit,Flossie帶我們去鄰居陶藝家Christine家買冷凍的鮭魚,也參觀她的工作室/展示間。這位藝術家的房子的確有特色,還有三間木屋做Air B&B。她將海邊石頭、枯木、水草、花、葉、魚等意象,都輕鬆自在地融入在各種擺飾或傢俱中。連廁所也別出心裁,例如:洗手台是一片蓮葉造型,牆壁上有魚,角落則有水草攀爬等。在此偏遠野地,看到如此用心的裝飾設計,也讓人驚豔。

Photo by Jack
當天傍晚的重頭戲是餵食老鷹。下午五點左右所有人都聚集在沙灘邊,IFong提醒大家附近樹上的老鷹正棲息觀望著。於是Eddie負責將留下來餵食的魚丟到沙灘上。老鷹就一陣旋風般地展翅俯衝下來,很快地將魚叼起飛走。旁邊越來越多鳥和鷹在盤旋等待。Eddie就繼續丟出魚。此時約有十幾二十隻老鷹在天上飛來飛去,老鷹的姿態真是俊美帥氣!上下俯衝,非常壯觀。不久有五隻老鷹同時落地爭食,就站在我們面前,真是不可思議,牠們似乎並不怕人,只防著同類搶食。

近距離觀看,發覺老鷹的雙眼凌厲,頭頸部白毛瀟洒矗立,倒鉤的鳥啄硬挺,純然是一種桀傲不拘的氣派。當牠的黑色雙翼展開,白色的尾羽也如扇子打開,那翱翔天際的雄偉氣勢,更是唯我獨尊,難怪老鷹是鳥禽之王。我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這麼多隻老鷹,大家興奮異常。Jack當然拍下了許多精彩的照片,讓大家在晚餐後欣賞與回味。這場老鷹秀真是絕無僅有的體驗!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McDonald Spit - 船長夫婦的風範

在McDonald Spit每天都有第一次的體驗。Flossie告訴大家早上8點左右潮水低時,可以走到岬灣盡頭,在海邊裸露出的岩石上挖蚌(mussel)。碧雲和玉花習慣早起,5月24日一早就出去探尋,也的確帶回了一些蚌。而後IFong和Flossie再度開雙引擎汽艇,帶著我們在大小島嶼中穿行,探訪附近更遠的海域,也找尋適合的海域釣魚。船長夫婦誠然已經是阿拉斯加人了,對每天潮水狀況非常熟悉,海域的深淺非常關注。因為如此才能夠在正確航道上進出自如。船長夫婦真的有海上行家的氣概,卻又溫和謙遜,腳踏實地親力親為。他們有著寬大涵容的心胸,才會提供許多朋友們前來這個寶地,體驗人生難得而且截然不同的生活層面。與他們在一起真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Photo by Jack
下午退潮後,Flossie帶領我們在沙灘上挖蛤(clam)。那時雖然天氣已轉為陰寒,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穿上雨衣、雨褲和雨鞋,拿著工具和水桶,認真地在沙灘上賣力地挖開土找蛤。第一次的體驗嘛!Flossie挖得比我們都賣力也挖得深,就找到比較大的蛤。她告訴我們必須把土填回去,沙灘才不會坑坑洞洞的,因為這裡是淺灘,海水上來的力度不夠撫平沙灘。這就是在地人了解和愛護大自然的心裡話。而我們的心得,還是一句:「親自做,才知道不容易呀!」所以,以後買蛤,也不可以殺價了。就如同唐詩《憫農詩》:「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現在深深體會到物質取得的艱辛!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實在太幸福了。

McDonald Spit - 獨特的體驗

McDonald Spit是一個寧靜的細長岬灣,IFong與Flossie的渡假屋位於此細長岬灣中間,所以屋前屋後都可以看到海。屋前內灣水面波浪相對地平穩,澄清的海面映照著天光雲影與遠處的白雪山景,點綴著三兩艘小船,就是一幅秀麗的海景畫。從主人的閣樓景觀廳望出去,還可以有360度視野的美景。每天潮水的漲落,也帶來不同的景象和樂趣。這裡是我們從沒有體驗過的化外之地,更如同世外桃源。我們將在此有原滋原味的在地體驗!!

素昧平生的主人IFong與Flossie熱誠地接待
我們,讓我們八人分住兩棟木屋。安頓好後,因為天色仍亮,IFong在海邊教導Henry和Eddie釣魚技術,因為明天就要出海釣魚,而我們這一團人全是沒經驗的菜鳥。Flossie則帶領女生們散步海灘認識環境。邊走邊聊當中,經過正在殺魚的鄰居家前面,突然鄰居丟出了一個大比目魚頭和魚骨在沙灘上。別人不要的,我們卻如獲至寶地趕緊撿起魚頭,帶回去煮湯呀。這是意外的"不勞而獲"。此時已經近午夜了,海邊的夕陽光彩炫麗,美極了!為我們在此地的第一夜烙下了璀璨的印記。

5月23 日一早,IFong便帶Henry和Eddie搭小汽艇出海釣魚。當天天象不是很好,沒想到新手出航也有不少收穫,Henry還釣到了一隻大比目魚(halibut),寫下我們在此地釣魚的最佳紀錄了。而後IFong駕駛雙引擎的汽艇帶所有人一起出海。船長夫人非常熟練地指引方向,也解說著這個海域的點滴。汽艇在寬廣的大海上,神氣地翻起白浪乘風而行,我們也欣賞著環抱海域的雪山美景,偶爾還會看到可愛的海獺冒出頭來。找到了適當的海域就停船釣魚,船長幹練穩當又有耐心地教導大家釣魚,今天釣到不少小魚。其中Eddie的釣竿似乎上了一條很勇猛的魚,魚線被很快速地拉出去,我們一起幫忙拉釣竿都擋不住那強大的力量,最後魚線就斷了。這也是一個嶄新的體驗--和看不見的魚搏鬥。

釣魚是有趣的體驗,但是殺魚可就是辛苦工作了。回到岸上後,Eddie and Henry負責殺魚,這項任務對他們倆人而言,也是第一次的體驗,還要殺很多條魚。好的魚清乾淨後進冰箱,小魚和內臟等留下餵老鷹和烏鴉,然後還要善後清洗所有東西。真的是親自做過,才知道辛苦。Eddie說以後買魚不可以殺價了,大家都頻頻點頭附議呢。一天忙碌活動後,晚餐在主人的大餐廳歡聚暢聊,但是不久Eddie就身體不適,回房休息。可見野地生活新鮮有趣,但是文人操刀仍然不容易。我們都還需要訓練--不論是體力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