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屋上提琴手

「屋上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最早是高中時期在台大附近的東南亞戲院看的,最近從Netflix再租了來看,回味那令人難忘的提琴樂音、歌曲與故事。故事背景是1905年俄國沙皇時代,送牛奶的猶太人Tevye與他的五個女兒的故事。Tevye意圖維持家庭與猶太宗教的傳統,卻面臨時代轉變的影響與女兒們不同於他的意願之挑戰。

這齣戲原來是百老匯的音樂劇,1964年首演後即創造了3000場的佳績,曾獲得九項Tony Award,是百老匯歷史上14齣演出最久的音樂劇之一。1971年電影版推出即受到國際的矚目。片名"提琴手"(The Fiddler)源自超現實主義畫家Marc Chagall的一幅描繪猶太人生活的繪畫。"提琴手"隱喻著在不確定與不平衡的生活中,在傳統與愉悅中"生存"下來。

Tevye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屋上提琴手,意圖在險境或困境中捕捉片刻的單純與快樂,沒有了"傳統",我們的生活就會如同在屋上的提琴手般不穩定。的確,傳統有它美好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應該珍惜。然而時代的變化,更是人們必須去調適的。Tevye這位可愛的父親面對女兒們對婚姻自主的要求,面對環境的變遷,從難為到接受,一步步的轉變,證明了"愛"可以改變一切,"愛"與"信念"是變動的世界中人們心靈最大的支柱。

片中著名的歌曲"Sunrise, Sunset" ,唱到「日出日落,歲月飛逝,季節更替,生活満載幸福與淚水。」說到在我們看著孩子們長大中,有什麼智慧的名言能夠給他們,讓他們未來的生活更順遂呢?或許終歸就是"愛"與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