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Quilts from Hilary & Marvin Fletcher Collection

二十世紀中葉是西方文化與藝術充滿變動與突破的時期,嬉皮運動、婦女運動、女性主義、搖滾樂、抽象表現主義、普普藝術、工作室工藝(Studio Crafts)等等,都在伸張個人的思維與突破傳統的約制。屬於女性傳統手藝的拼布,也在1960-70年代間開始展現創意與突破。70年代末,美國中部俄亥俄州聚集了許多具有創意的拼布作者,包括:Nancy Crow, Françoise Barnes and Virginia Randles等,她們為了凝聚力量並且展現不為傳統機制接受的拼布作品,爭取到了俄亥俄州Athens地區一個被廢棄的乳牛舍, 將其轉變為展覽空間名為"Dairy Barn Art Center",在1979年開啟了Quilt National兩年一次的展覽,至今三十年無間斷。

聖荷西拼布與織品博物館目前正展出著,藝術拼布運動與Quilt National展覽最重要的推手與倡導者Hilary Fletcher的私人拼布收藏,呈現出當代藝術拼布25年來的發展風貌,相當精采。同時展出的另一項展覽是"Yvonne Porcella: Bold Strokes",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以大膽、大器的視野,灑脫無畏的胸襟運用著色彩;而拼貼般的圖像,則融匯著抽象與具象的造型,或取材生活平易近人,或充滿童趣,活潑而幽默。她的色彩歌頌著拼布的另類當代神韻。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屋上提琴手

「屋上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最早是高中時期在台大附近的東南亞戲院看的,最近從Netflix再租了來看,回味那令人難忘的提琴樂音、歌曲與故事。故事背景是1905年俄國沙皇時代,送牛奶的猶太人Tevye與他的五個女兒的故事。Tevye意圖維持家庭與猶太宗教的傳統,卻面臨時代轉變的影響與女兒們不同於他的意願之挑戰。

這齣戲原來是百老匯的音樂劇,1964年首演後即創造了3000場的佳績,曾獲得九項Tony Award,是百老匯歷史上14齣演出最久的音樂劇之一。1971年電影版推出即受到國際的矚目。片名"提琴手"(The Fiddler)源自超現實主義畫家Marc Chagall的一幅描繪猶太人生活的繪畫。"提琴手"隱喻著在不確定與不平衡的生活中,在傳統與愉悅中"生存"下來。

Tevye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屋上提琴手,意圖在險境或困境中捕捉片刻的單純與快樂,沒有了"傳統",我們的生活就會如同在屋上的提琴手般不穩定。的確,傳統有它美好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應該珍惜。然而時代的變化,更是人們必須去調適的。Tevye這位可愛的父親面對女兒們對婚姻自主的要求,面對環境的變遷,從難為到接受,一步步的轉變,證明了"愛"可以改變一切,"愛"與"信念"是變動的世界中人們心靈最大的支柱。

片中著名的歌曲"Sunrise, Sunset" ,唱到「日出日落,歲月飛逝,季節更替,生活満載幸福與淚水。」說到在我們看著孩子們長大中,有什麼智慧的名言能夠給他們,讓他們未來的生活更順遂呢?或許終歸就是"愛"與祝福吧。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蔣勳的『孤獨六講』

紫藤書友會週日在Julia家舉辦讀書會,談蔣勳的書「孤獨六講」,共十二位書友參加。蔣勳除了是一位著名畫家、詩人、作家與美學家,由於學養深厚,加上男中音聲調迷人,讓他的演講或畫展導覽,感性與知性兼具,獨特的語言媚力與能量,總是深深吸引無數的大眾。所以他也出版了許多有聲書與CD,是青年學生們崇拜的導師。

蔣勳將多年來對人生的探討,凝具成「孤獨六講」,此書涵蓋了情慾孤獨、語言孤獨、革命孤獨、暴力孤獨、思維孤獨與倫理孤獨,讓讀者們也得以重新思考自己與孤獨的關係,以及我們以前可能沒有想到的孤獨的各種層面。蔣勳認為在中國儒家文化傳統中,孤獨是不被重視的。而倫理孤獨或因為愛產生的暴力孤獨,則是很難去面對與處理。很多書友都認為在這個繁忙的社會裡,許多的言語或活動可能都是無意義的;那麼人唯有在接受孤獨、享受孤獨、在孤獨中圓滿自我,生命才得以豐實。

我想任何具有創意思維的人,如:藝術家、作家、革命家、發明家等,在探尋創新的或個人獨有的理念之表達中,都是孤獨的,都要有堅定的毅力與勇氣持續下去。那麼也就是因為有孤獨,人類文明與文化才得以豐碩與累積。在匆忙的現代社會中,孤獨是喧嘩中的另一種時代現象。然而孤獨更是一種美學與哲學,也是一種情境,讓我們沉澱、省思與覺醒。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金鋒雕塑展

在1989年震驚全球的中國北京「天安門事件」中,有一件石膏雕刻作品《自由女神》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上,成為了各國媒體矚目的焦點,也成為了當時六四學生運動的精神象徵。這件作品的共同創作者之一,是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雕塑家金鋒。朝鮮裔的金鋒在1991年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1994年赴美投入藝術創作十餘年,致力於金屬雕塑創作。目前在硅谷亞洲藝術中心舉辦個展,展出心經系列、文字系列和投影系列作品30件。

金鋒一系列以手工敲製的不鏽鋼面,具有大理石紋路色澤的半具象與半抽象的女性人體雕塑,名為「心經系列」,以佛教所云"色即是空",重新思考著東西方對人體美的詮釋。他的女體雕塑結合了水滴、月亮與心的符號元素,潤厚丰滿婉約,又具有立體派的風貌,讓人深深玩味。「文字系列」,以抽象的線條雕塑,凝塑出在三度空間中遊走的書法神韻。其形流暢飄逸,或峰迴路轉,則有書法中常見的筆劃撇捺與起承轉合之貌。又有如風的行跡、雲的舞蹈,自由而開闊,這類作品應該放大並且放到戶外環境中。另外的小品「投影系列」,以黑色金屬線條建構編製出一幅幅如同素描的女性背影型態,展現出了創作者精巧技藝的另一面。

這位住在灣區阿拉米達的專業雕塑家,還將住家改變為「開放工作室」,並舉辦座談會,讓民眾能夠貼近地去認識他的創作世界。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感恩的餐會

今天晚上應Sabrina之邀參加她的教會的感恩節聚餐,由教友們近百人準備的餐點非常豐盛,我與Albert受到熱情的招待,感受如同一家人般的溫馨。餐後有詩歌演唱、長老佈道與分享,宗旨在告訴我們,心中常存喜樂、持續禱告與永存感恩之心。因為我們乃一無所有的來到人間,今日所擁有的點點滴滴,都應該喜樂以待,感恩在心,而禱告是與神親密聯繫的途徑。其實佛教同樣地倡導著喜樂、感恩與禱告,這也是我在母親身上學到的。

覺得Church有它的核心價值與哲學理念存在,是人們在茫茫人世間,心中可貴的依託與慰藉,也是光耀人性互助與慈善的殿堂。Sabrina即其中一個非常好的範例,因為她總是熱心積極地協助週遭許多人與事,不論是在教會或童軍,貢獻卓著卻鮮為人知。我有任何事需要幫忙,第一個就會想到她,因為我們也住的比較近。這是個感恩的時節,當然要感謝周圍朋友們的友情與照顧。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謝家豪打擊樂獨奏會

在台灣時便很喜歡「朱宗慶打擊樂團」,也帶Albert去聆聽過好幾場音樂會,因為打擊樂是老少咸宜、容易親近的音樂形式。它的旋律可以陽剛、可以陰柔。它通常活潑有勁,充滿召喚天地的原始力能,有時又輕巧如同珠落玉盤,或清柔幽婉如春雨敲打在玻璃上。當多種樂器共同演奏時,那種穿透性與統合感,更深深撼動人心,也令人懷想著人類與自然原初的聯繫。

很久沒有現場欣賞打擊樂,今天特別到Santa Clara University去聽「謝家豪打擊樂獨奏會」。這場三百個座位的票早賣完了,我還是寫mail給音樂家本人,才買到最後一張票呢。謝家豪曾在「朱宗慶打擊樂團」十年,國內外的演出近千場,演出經驗非常豐富,目前在西雅圖大學攻讀打擊樂博士學位,也在灣區教學。所以今天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欣賞音樂會。孩子們向來最愛敲敲打打的,打擊樂正好可以讓他們了解到如何將各種聲音轉變為賞心悅目的音樂表現,進而表達出情緒、情感與情境。

1995年曾在紐約待了半年,到處看展覽之餘,當然也經常去看百老匯秀、舞蹈表演以及各種音樂會。記得在一個小劇場,欣賞了Stomp打擊樂的演出,那是用各種破銅爛鐵敲打出的音樂表演,讓我非常震撼,那真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前衛表演藝術。後來Stomp也曾到台灣演出過。音樂不論是傳統的、現代的或前衛的形式,只要能夠感動與啟發人心,終將流傳世間。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深秋楓又紅

十一月算是深秋了,北加州早晚的氣溫已經降到華氏50幾度,與正午時分的溫暖形成截然的對比。道路兩旁的植物,在冷空氣的擁抱下,早已經爭相變裝,展現出比擬花朵的嬌媚色彩,紅色、橘色、黃色、褐色逐漸地掩蓋過了綠色,或漸錯其間。開車走過,總覺得挺開心地,可以欣賞大自然如同俏姑娘般,每天裝扮出的不同風采。尤其Blaney這條路上以及Cupertino圖書館附近,有許多的楓樹,樹上嫣紅的楓葉真是醉人。

前陣子劉家昌出道50週年演唱會的link在網路上流傳,我當然也上YouTube聆聽,回味我們學生時代的經典歌曲。其中「秋詩篇篇」、「秋蟬」等等,都是與秋天有關又令人百聽不厭的曲子。悠揚的旋律、淡淡的愁、幽幽地懷想,讓人們的心都為之牽引與纏捲。

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少,最愛秋的呢喃、秋的愁與怨。然而到了今日不惑之年,覺得秋天的高清遠逸,讓人拋卻了煩躁,讓人沈澱,讓人豁達,也讓人展望未來。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CLDAA - 美國加州排舞協會

一年多前,經由Sophia的介紹參加了美國加州排舞協會(California Line Danc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因為地點就在離家不遠的Safeway旁邊,實在沒有偷懶的理由。因此每個週六與週日上午去跳一個小時的Line Dance,運動健身,活絡筋骨。咱們雖然是半百的年紀,自己覺得還年輕,那麼就更應該要運動囉。

我很喜歡跳舞之前20分鐘的健身操,讓關在辦公室一週的肢體,得以野放,全身的筋骨與細胞,也因此甦醒過來。健身操與各式舞步的音樂都是協會老師精心挑選的,節奏活潑充滿律動感,而舞步當然也是老師們自己編製的。跳舞除了運動外,還可以訓練記憶力與反應力,因為要記住舞步與跟上旋律呀。

美國加州排舞協會是由林貴香老師在2004年創立,宗旨在於舞出健康、快樂與燦爛的人生。目前已經有兩千多位會員,除了每週固定的練習外,協會也經常做慈善表演。林老師本人雖然比我們年長一輪,卻因為舞蹈健身,身材保持的很好,也仍然年輕美麗。此外,林老師還是北美洲台灣工商會的總會長,能力與人緣都非常好,之前有機會與她認識,才知道她是灣區重量級人物之一。傑出的人物除了專長與能力外,都還有不同於他人的視野與處世之道。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Wafu School of Ikebana

Wafu School of Ikebana即日本「和風」派插花,其北加州分會本週末在Quinlan Center舉辦40週年慶展覽,展出會長Fusako "Seiga" Hoyrup的學生們200餘件插花作品。

「和風」派插花的特色在於,講究自然之美,隨著四季的遞變,藉Flower arrangment再現或揭示各色花材本質與內在之美。插花者除了隨時可以從自家庭院取得當季花材來搭配外,還致力於展現出花、花器與環境之間的美妙合諧。如此插花者可以有無限的創作空間,各式插花作品也就精彩多樣。

花藝,如同音樂與藝術,都是一種國際性的語言,它述說的"美"的詩篇,是人與自然直接而密切的呼應與對話。因此,花藝之美也必然會為我們平凡的生活帶來無限的希望與生趣。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Art of Collecting Tour

上週日聖荷西拼布與織品博物館特別安排了參訪藝術收藏家的tour,雖然費用不低,我還是必須參加這項難得的活動。當天是灣區難得的雨天,參加者約有20人,剛好乘坐一輛小bus,早上9點從博物館出發,第一站到Menlo Park著名的收藏家George and Dorothy Saxe的家。

George Saxe以房地產開發致富,與妻子Dorothy從1980年代開始收藏Studio Crafts,George在今年七月剛過世,那天Dorothy仍然熱情地招待我們這些訪客。他們豐富的藏品涵蓋織品、陶藝、籃器、Wood Turnings、金屬與玻璃等,都是曾經在各式展覽專輯或畫冊上看過的藝術家的作品,例如:Lia Cook,  Cythia Schira, Ed Rossbach, Katherine Westphal, Kay Sekimachi (可參照http://teresalchuang.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31.html), Jane Sauer, Magdalena Abakanowicz, Kiki Smith, Robert Arneson, etc. 如此近距離地與這些大師作品面對面,心中真是感動莫名。而這些作品又如此自然地融入了藏家的生活之中,在平凡的環境中更見其不凡。

2008年de Young Museum舉辦了George and Dorothy Saxe的收藏展,並獲得他們的顯著捐贈,目前該館一樓左邊即是其收藏品的特展室。收藏家的無私與慷慨回饋社會,讓普羅大眾也得以分享與觀賞到他們精彩的藏品,真是美事。吾等乃一介小民,就用眼睛與心來收藏藝術吧。而我還要加上用文字來收藏。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Art of Collecting Symposium

上週六,聖荷西拼布與織品博物館舉辦一年一度的"Art of Collecting Symposium",邀請了灣區著名的企業家暨光纖之父Dr. Narinder Kapany談他的Sikh Art收藏,以及灣區著名的藝術顧問暨策展人Winifred Day,談織品藝術、公共藝術與收藏間的關係。最重要的講者則是Gerhardt Knodel,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former Director of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我是特別為了聆聽他的演講而去參加的。

Gerhardt創作與教學並行已有四十年,是少數的男性傑出纖維藝術創作者之一,他更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當代工作室藝術創作者,為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奠定了國際聲譽。Gerhardt在2007年從Cranbrook Academy of Art退休,目前專事創作並受邀各地教學。

Gerhardt崛起於纖維藝術開始勃發的1970年代,他的作品風格與理念獨具,尤其是他對空間的探索,讓織品游走在3D與建築格局中的龐然氣度與深度,早已烙印人心。他的作品也成為了纖維藝術經典書籍中的經典作品之一。對Gerhardt的認識與崇拜,當然來自學生時代在書籍上的閱讀,因此今日得以親自認識並交談,深感榮幸,也決定要為他撰寫專文,好好探究他的作品,並與大家分享,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同意提供作品圖片。這位前輩藝術家非常親切,雖然一頭白髮,外表、心態與言談卻仍然充滿了活力與無限的想像力。作為他的學生,想必是幸福的,作為他的創作的觀賞者,也必然獲得許多的啟發與感動。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雙十國慶音樂會

上週六(10/9)下午,民國99年雙十國慶音樂會在Palo Alto的Gunn High School舉行,我與Julia, Jenny, Sabrina還有小Leo一同去參與盛會。這個活動由僑委會與灣區的國慶委員會主辦,演出者國慶文化訪問團包括:許景淳、王柏森、李度與林景瀅。音樂會的節目安排很用心,以歌曲帶領著身在海外卻對台灣有著深厚情感與記憶的我們這些聽眾們(應該都是中年以上人士),重新去回味過去大半個世紀裡的經典歌曲。

許景淳的歌聲非常美,王柏森的歌唱與舞蹈,則帶動了全場的熱絡氣氛,李度的西洋歌曲悠揚,而林景瀅的歌聲清純。從童年時代的台灣歌謠如「白鷺鷥」、「望春風」、少年時代的國語老歌如「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西洋流行歌曲如「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校園民歌如「秋蟬」、「如果」、音樂歌舞劇如「吻我吧,娜娜」;永恒流傳的情歌如「玫瑰人生」等等,讓大家沉醉而神馳。許多人更參與同唱,全場融合同樂。

音樂與歌曲,反映著每個國家各個階段的文化與生活風貌,往往深深烙印在我們成長的記憶裡,而不自覺。當它們被再度地喚醒時,則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如同重回久別的家園,回到了年少的故鄉。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ADSL Modem

當我們日常生活中習慣於依賴網路與電腦,一旦網路斷線,就會茫然與驚愕,甚至不知所措,無所依歸。我們的一切作業系統與方式都靠電腦與網路進行,便也被它們所深深宰制,動彈不得。

上週我們家的網路經常斷斷續續的,上週四就竟然中斷了,ADSL盒子上的訊號燈完全熄滅,頓然覺得天地也變色,生活渾然暗淡下來。打電話給AT&T,探究了好久,被告知應該把ADSL的這個神秘的小盒子帶去Best Buy檢查一下。結果是小盒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只好買個新的Modem回家,一切就恢復正常了,日子也再度呈現出色彩。

Albert對這個神祕的盒子充滿好奇,一定要把它拆開看個究竟,這個盒子的設計似乎是不能拆解的,於是Albert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因為long weekend 有空閒時間),好不容易把外殼破壞掉,終於揭開內部的真相。覺得好開心,當然要收藏保留下來,以後慢慢探索吧。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Coyote Creek Cycling Classic

今天Santa Clara County Council BSA舉辦一年一度的Coyote Creek Cycling Classic,在Morgan Hill的Model Aircraft Skypark舉行。Troop 508有三位童軍參加這次的單車競騎,Albert是其中一名,由Assistant Scout Master Mr. Lipford帶領,他們要騎50 miles的路程,天呀,就是80公里耶。

童軍Cycling Merit Badge的要求是必須騎完兩次10 miles,兩次15 miles,兩次25 miles與一次50 miles,總共150 miles。Coyote 的50 miles,即其中一部分。Mr. Lipford是這項Merit Badge的Counselor,這次活動前幾週,他便安排了數個週六上午,為這幾位童軍講解騎單車的安全守則、交通規則、行車狀況、如何維修等等,也帶領著他們在附近地區騎車練習,訓練體能等。完全義務的教導,真是令人感激。

一大早七點鐘,我便送Albert到Mr. Lipford家集合同行。孩子跟著troop出去,我總覺得非常放心。Albert說他們從8點半開始騎車,到下午2 點回到原點,共騎了五個半小時,中間有許多休息站,提供水與點心。他們每次休息5分鐘,補充能量後繼續上路。聽說有很多爬坡,就是蠻累的吧。只有在這種時候,無法退縮,只能向前,的確是對體力與毅力的極大挑戰。這是我們自己平常無法要求孩子去達成的,所以這個機會訓練真是難得的好。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Leo Villareal

高科技與電腦是矽谷的產業特色,也是今日人們生活中無法或缺的重要部份。九月十六至十九日舉辦的"01 San Jose Biennial"即是以科技、生活與社區為核心的當代藝術節,串連著聖荷西地區數個藝術單位,共同以此題旨推出展覽,從各領域來探視科技與媒材結合的藝術能量。聖荷西美術館即據此理念舉辦Leo Villareal的燈光裝置藝術展,在一樓展覽室盛大展出。

Leo Villareal畢業於耶魯大學舞台設計與藝術系,而後在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研讀"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並且在Palo Alto的電訊研究單位工作過,自1997年開始運用LED與電腦控制,創作大型的光雕塑、建築或特定地點的作品。

自古以來,畫家們都在捕捉光,在畫布上再現出光的神采,從林布蘭特到印象派的莫內皆是。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有些藝術家不再迷醉於光的幻象,而是直接運用光來創作。早在1961年美國低限主義藝術家Dan Flavin便以螢光燈創作雕塑作品,探索色彩、光與雕塑空間的純粹性與精神性,審視知覺的本質以及它與環境空間的關係,奠定了他在藝術史上的風格與地位。當時他使用的是市面上買得到的固定尺寸與顏色的螢光燈管,來建構作品。到了二十一世紀,Villareal 仍然受到Flavin的啟發與感動,但是他進一步地運用當代電腦科技的掌控、數學的演算、速度與變化,在作品中呈現出當代生活中多層次的複雜性與快速變化,而那抽象情境必須用非世俗的心眼來感知。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科技時代的丰采‧織品觀念的突破

聖荷西拼布與織品博物館,在八月十七日至十月三十一日,策劃舉辦了第一屆"International TECHstyle Art Biennial",藉此展現科技融合在織品的創作過程、內容與素材中的嶄新風貌。這項特展在一年前便向世界各國發出徵件訊息,共有五十三位藝術家的一百一十八件作品送審,二十八位藝術家的四十一件作品入選展出,涵蓋了來自加拿大、中國、德國、台灣、英國與美國的作品。台灣入選展出者即台南藝術大學的黃文英。展品的形式與意念廣泛而多元,雖然環繞在織品的題旨,卻可以看到電腦織機、數位科技與互動模式的運用是這項展覽呈現出的主要趨勢。

網際網路

網路與伊媚兒已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垃圾郵件常常塞滿了我們的電子信箱。Patti Shaw的作品〈Spam Scam〉,從當代生活思維出發,不似一般人立即刪除垃圾郵件的作法,她反而將這些雜亂的垃圾郵件收集起來,選擇其中的訊息,甚至保留錯誤的拼法,再用傳統的手工針繡技法,製作出一件屬於二十一世紀的織品樣本。在此科技時代,一切都快速而急迫,電腦打字便捷,網路伊媚兒的立即性,都讓現代生活繁瑣而急切的步調,與這件作品手工針繡縫製的耗時費勁與耐力,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它也敦促著人們反思今日生活的情境。

至今已經創作四十年的資深纖維藝術家Cynthia Schira的作品〈Source Code〉,展現出這位前輩創作者對科技的興趣不遜於年輕人。她著迷於電腦的程式語言、符號、密碼語法等,在專業科技人多重組構的變化運用與並置下,建構出的各種系統、圖像與造形的可能性;尤其是在電腦上特定範圍內的形狀,自動轉為另一種形狀的過程,讓她更加神往,進而積極地親自涉入。於是她運用具有Photoshop軟體的電腦織機,將這些神奇的符碼與圖像,轉換成抽象的書寫符號或數字,再現於織品形式中,織就出神秘的、另類的當代天書。

Noel Palomo-Lovinski那輕飄如雲般籠罩的袍服〈Holding It In〉,乃採用網站上告解部落格上的文字,轉印在布上再縫製而成的。作者有感於現代社會中,大眾的告解越來越普遍,人們為求擺脫罪惡感、分擔個人的悲劇故事、或揭示私密的渴望等等,經由電視、網站或部落格的書寫,交流個人訊息,形成一種具有共識的社群關係。而那種書寫,即認證個人的日誌。諾艾爾製作的半透明質感的袍服,似乎要揭示出人內心的祕密,然而蒙面的頭罩,卻又意在保護隱私或可能的傷害。袍服銜接與車縫線條刻意的不規則紋路,似乎暗示著人內在的掙扎與衝突。在此可以看到創作者如何受到網路社群交流與傾訴現象的觸動而創作。

網際網路資料的傳輸與互動,是現代人深陷不可自拔的迷魂陣。Nora Ligorano與Marshall Reese的作品〈50 Different Minds, Homage to Josef & Anni Albers〉,運用光纖編織組構出一個空白的九宮格畫布,再使用電腦網路資料的輸入與轉變,來創造出結構與色彩的動態織成變化。因此作者特別在展場安置一台電腦,讓觀眾隨興輸入所喜愛的色譜,接著就可以看到作品逐漸地織出璀璨的色彩。象隨人遷,境隨意變。這件作品如同織物 / 雕塑 / 動畫,在與觀眾的溝通和互動中,創造出了千變萬化的動態圖案風貌。它是交流與連結的當代象徵,是一種不斷流動著的織品建構形式,沒有固定與最終完成的構圖形式。

數位與電腦

數位與電腦的編製程序(programming)的運用,大大協助了編織創作者將各種複雜圖像與色彩編織出來。Janice Lessman-Moss的作品〈Winter Matrix〉建構在電腦螢幕上的映像點(圖素-pixel)與織布機上經緯線的對應關係中,畫面上的抽象幾何構圖,便在這種相互而且反覆的機制下展開。圓形、方形與菱形,在不同尺寸與清晰度中,變化、交疊、匯組。圖像與結構也在如此的連結下,展現出活潑的律動性與視覺的張力。

黃文英的作品〈服裝〉延續她過去數年來專研電腦軟體手工織機的創作,將過去生活中的舊照片圖像織成平面的布,再加以裁切縫製成立體的服裝,為了可塑性,她使用不銹鋼絲與鐵弗龍線來編織與雕塑。服裝對作者而言,是時間與記憶的載體,它也象徵著人的軀體,而形體雖然不在,記憶本身在作品中卻已然是恆久不滅的了。照片捕捉住已逝去的立體影像,成為平面的圖像記憶,而這件立體的服裝則再度將這個圖像記憶轉換置於今日的三度空間之中,它所創造出的超現實意趣,令人玩味無盡。

Gudny Campbell則深愛電腦軟體Photoshop的運用,作品〈Ocean Lines〉選取旅途中拍攝的有關海洋景觀的照片,在Photoshop中加以處理。她運用軟體中的各種過濾器來改變圖像,進而設計、創作出所要的畫面與線條,然後輸出印刷在大塊的布上,再以整塊布的拼布壓縫技法製作完成。這件三聯作畫面極為抒情、典雅,巧妙地結合電腦圖像的轉換變置,與傳統拼布壓縫的浮雕式的肌里特色,展現出拼布設計與創作的新風貌。

影像與動畫

當科技與電腦在織品創作中的運用越來越密切後,織品的形式便逐漸地化為觀念或意象,織品的實體也逐漸地轉化而消失了。Rachel Beith Egenhoefer的作品〈KNiiTTiing〉,已經純粹是電腦上的動畫影像。這件作品是在iMac上呈現的互動式動畫,觀眾必須在虛擬的螢幕上挑戰針織的織作,依照韻律一針一針地織作,不可失掉任何一針,才能夠完成一件虛擬的織品。在此,織品的可觸感與實體,對應著不可觸摸與虛擬的影像,不也暗示著現代人所沈溺的虛擬世界之假象,以及另一種的新鮮感與娛樂性。

另外,Kate Nartker的〈Crossing Over〉,則是將十字繡的每個針腳行跡,掃描在電腦裡,再使用動畫軟體來運作,複製針線以及形構出各種圖案,進而改變尺寸、位置、或透明度,製作出針線元素的位移、聚集與解構所形成的美妙動畫圖像。至此,傳統手工藝與數位媒體已然交融,相互串連與擴展領域。當然在科技當道的今日,任何題材都可以與之結合,工藝與藝術也不例外。

纖維、織品與其圖像語言和形式,在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中被不斷地突破與檢視,廣泛地實驗與探究,至今,它也帶給了人們一種兼具歷史與當代的總體印象。「國際科技風格藝術展」旨在發掘、鼓勵與展示跨領域的織品表現力,頗具成績,它未來的多元發展,也必然可以期待。(本文刊載在十月份藝術家雜誌)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TECHstyle SoftWEAR

週日(9/19)下午到San Jose Museum of Quilts and Textile,專程去看兩件雕塑作品。這兩件作品的誕生,源自博物館的一項藝術家與社區的共同創作,以反映矽谷地區特殊的人文與科技環境。它們也是上個月開幕的TECHstyle Art Biennial展覽新填加的作品,以配合9月16-19日在灣區數個地點舉辦的第三屆01SJ Biennial Art and Technology Festival的宗旨─結合社區參與的科技藝術創作。

日裔美籍藝術家Corinne Okada Takara兩個月前便在網站上,邀請社區民眾以社區、身份與文化為題,送交數位圖像至網站競賽,獲選者的圖像會被印製在不同質感的布上,成為Takara創作的資源。由於送件的圖案來自各個族裔,豐富的圖像也代表著此地多元的文化姿采與人生樣貌。Takara本人也深入此地不同族裔的聚集地探究並搜集影像。而後她的布面設計以地形、空氣、天空、山、谷、土地與海灣作為概念分區,組構出代表矽谷地區的視覺符碼。然後再由定製服設計家Collen Quen將平面的圖像,建構成立體的藝術服裝雕塑。展場上方的環境設計由Rick Lee製作,他運用拼布的塊狀縫合理念,將具有鏡照效果的素材裁成三角形,做立體組合,讓充滿現代感的造型,俯視並映現著下方雕塑的各個面向。

站立在地上的服裝雕塑,布面圖像的蜿蜒拼接與立體的雕造構成,展延開來形勢如同富麗的山谷風景,又孕涵著多采的人文意象與故事。這件服裝雕塑,象徵著人的內在映照著外在的情境,人與大地已然合一。另外一件高高懸掛著的服裝雕塑,籠罩著光,輕盈如同空氣,如同一個飄逸的夢。它喻指矽谷是一種不斷在發想、改變與創造的境界;是科技、創造與藝術孕育與昇華之地。這兩件軟雕塑作品,將人與服裝、人與環境、人與文化、人與科技之關係,精妙地凝聚再現,引人深深玩味。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Montalvo Art Center

上週日(9月12日)讀書會Jeanie邀請芬娜、美之姐、Winnie與我一同午餐,而後前往位於Saratoga山坡上的Montalvo Art Center走走。該藝術中心定期舉辦的各項藝文活動非常豐富,除了藝術展覽外,其戶外與室內音樂會都極具盛名,鋼琴家朗朗即將在明年1月23日在此地音樂廳演出。另外還有藝術家駐地創作,在旁邊山上藝術村的建築物也極具當代特色。

目前藝術中心的畫廊正舉辦著"Human Nature"五位藝術家的聯展,展期至10月16日。藝術中心展覽的年度主題,在探討我們的自然環境與創造性環境的永續性。這項展覽延續此理念,並著重於審視人與動物之微妙關係。

日本藝術家Misako Inaoka的雕塑作品非常引人,尺寸雖小卻充滿了奇思異想與張力。素材運用涵蓋了玩具、樹脂、木與繩線等等,藉此將自然與人造元素結合,創造出了既熟悉又另類,孑然出人意表的物體關係。玩味著意念與形象、自然與再造、複製與生物工程學等等。例如:作品"Connected"。這項展覽讓人省思著,人與自然萬物應該如何共存與分享地球上的資源,而不是去掠奪、干預、切割或變造。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紫滕書友會 - 新書發表會

「舊金山博物館之旅」一書雖然三月底在台灣出版了,在灣區卻還沒有什麼人知道。讀書會會長芬娜特別為我這本書與黃美之女士的新書「烽火儷人」,安排了一場新書發表會,週六下午在南灣的文教中心舉行,美之姐特別從洛杉磯北上參加。

上週三,世界日報的記者David便為我們做了活動前的專訪,介紹這兩本書。David是資深文化版記者,去年便與他相識,談過纖維藝術的議題,這次他也為新書作了詳細的介紹報導,今天報紙還有對美之姐的大篇幅專訪。David與世界日報對社區藝文活動的支持,是不餘遺力的,當然非常感謝。

今天有機會與對這兩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們交流分享,很難得也很開心。晚上芬娜宴請與會的一些文友,大家暢談文學、兩岸文壇人事等,讓我獲益頗多。因為雖然喜愛文學,學生時代也讀過許多作家的著作,但是並未深入探索每個作家的的每本著作。而這些文友們可都是飽學之士與作家,從他們身上真是學習很多。人生中的益友,應如是也。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倪海廈教授演講

因為母親的緣故,一直以來都認為中醫與中藥是對人體比較親合的醫療方式,它是緩慢的、調養的、治本而不是治標的,與西醫的理念是皆然不同。週六(9月4日)台大校友會、中國工程師協會與矽谷中醫損友團共同協辦,邀請著名的中醫師倪海廈教授主講「中醫可以治療從感冒到各種癌症」,原本預計300人的場地,因為報名參加的人數達1000餘人,而改到Santa Clara Convention Center舉辦。

真沒想到,在科技為主的灣區,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華人,這麼多。這麼大型的活動之安排與準備,除了熱心的核心人士外,最重要的還有義工們。Julia是主辦的核心人士之一,早上九點我便與她一同出發到現場去幫忙,Julia還非常體貼地為所有義工們準備了三明治與水。她總是出錢出力熱心的協助許多活動。

倪教授談到中醫是以觀察與了解病人為主,不用儀器來診斷,再從中醫的八大辯證論治法則﹝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來探視病兆,他說中醫是物理醫學,與時辰有關,與五色五行(紅-火-心、綠-木-肝、黃-土-脾、白-金-肺、黑-水-腎)有關,依此調理身體狀況。中醫不是殺死病毒,而是把病毒排除體外。中醫師認為人體要頭臉寒,手腳溫熱,即是健康。而正常人應該是睡通宵,胃口正常、口渴正常、大小便正常、排汗正常,常年手腳溫熱。總之,我們都應該更加留意自己身體的狀況,見微知著,防患於未然。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Troop 508 - Court of Honor

週日(8月29日)童軍Troop 508舉辦Court of Honor以及烤肉和Potluck聚會,傍晚在位於Saratoga的El Quito Park裡,童軍與家人們共約一百人參加此一年一度的活動。因為今天是童軍們的學習與進階,被認可的重要日子。

今年Troop 508有一群小童軍(六年級生)新加入,而最大的scout已經上十二年級,相差有六歲之多,於是可以看到這群男孩子們,個頭差距極大,非常有趣,就像大哥哥帶著小弟弟,大家相處很融洽。Court of Honor活動儀式的進行,則事先由大童軍教導年紀小的童軍,然後就交由小童軍們來執行,如此也可以承傳。

童軍有非常好的體制,活動規劃,訓練與學習,讓孩子們接觸、了解大自然,也要懷抱人道胸襟,面對世界,真是孩子們參與的絕佳活動。Scout Master Bill Turpin說,父母的支持與參與,是童軍們達成學習目標的重要推動力量。因為家長至少也必須勤快地開車接送呀。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宜蘭童玩節

相信嗎?台灣著名的宜蘭童玩節來到灣區的Cupertino,今天(週六)在圖書館前的大草坪上舉辦。這個活動由台灣志工社主辦,蘭陽文教基金會與灣區多個社團協辦。四位來自台灣宜蘭童玩節的老師以及羅東高中的八位學生,特地前來此地教學與表演。

園遊會頗具盛況,現場有約40餘攤位,有各種傳統童玩的示範教學,例如:飛蜻蜓、陀螺、紙黏土等,台灣各式美食小吃當然少不了,還有趣味活動以及一個很大的遊戲區,讓在此地生長的小朋友們藉由玩和參與,進而認識台灣民俗與生活文化。主舞台則安排了許多表演節目,欣賞了慈濟義工合唱團的演唱,以及此地台灣學校學生們的舞蹈表演。

此地的許多台灣婦女們都好棒,能夠作非常道地的台灣吃食,讓我這個不善廚藝者,歎為觀止。這裡純粹台灣人的社團與教學單位有好多個,可知海外的台灣人雖身在美國,卻仍心繫母國,社團除了聯誼外,他們為了保存台灣話與台灣傳統用心之深切,從這個活動的舉辦即可見端倪,也令人敬佩。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Star Blue Award

Albert所做的Wooden Gear Clock,整體造型做的很好,只是尚未成功地讓它自行轉動。我們去夏威夷度假前一週,Miller的Woodshop老師Mr. Johnson特別花了一整天時間,到教室與Albert一同研究如何讓這個不用電池的clock走動,但是還是沒有成功。8月5 - 8日有一年一度的Santa Clara County Fair,老師仍然將Albert這件作品送去參展,因為從Miller學校送去參展的木工作品總是每年County Fair的主力,這也是Mr. Johnson最感到驕傲的。很可惜,因為我們出去渡假,無法去看County Fair中其他的作品。很高興,Albert的作品獲得了"Star Blue Award",應該算是屬於銀牌階層的獎項。

前兩天Mr. Johnson又花了一整天,與Albert在木工教室研究處理這個Wooden Gear Clock,Albert說他們已經讓這個clock自行走動了三分鐘,真是不容易呀。但是仍然沒有完成。可見我們的老祖宗比我們當代人還聰明,或許是文明的便利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模式所致。Mr. Johnson說可能下週去拜訪他的高齡叔叔,因為這位老先生有個完全手工製造clock的店與收藏,或許就可以知道問題癥結所在了。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夏威夷之旅 - Kayaking

悠閒的假期即將結束,8月9日我們開車再度沿著Oahu島東南邊海岸走。亮麗的陽光照耀著寶藍色的海水與白色的沙灘,令人覺得如此地relax。似乎是廣柔的水域,與清澈地藍,讓人解除了日常生活中具象與抽象的任何武裝,只想倘佯在無垠天地的懷抱中。難怪許多人都喜歡找個海邊小屋渡假,以暫時擺脫紅塵俗事之纏繞。

Albert當然愛玩水,也要再去Kayaking。傍晚Daddy與Albert到Waikiki 海邊划船,我就坐在沙灘上欣賞海邊絢麗的晚霞美景,讓太平洋溫暖的水拂過手腳。懷想著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為這無可比擬的自然神采吟頌與讚嘆呀。Albert說他們看到了好大的綠色海龜從旁邊游過耶,真是難得的體驗。8月10日要Check out 旅館前,他們倆人又去划了一個小時的船才盡興,回來梳洗後,我們便前往機場,揮別夏威夷這個魅力別具的渡假島嶼,結束10天的假期。Aloha,相信後會有期。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夏威夷之旅 V - Pearl Harbor

8月8日開車去珍珠港,這是Albert指定一定要去參觀的地點,因為久仰盛名。珍珠港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總部,1941年12月7日遭受日本軍的空襲,損失與傷亡慘重,導致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對日本宣戰,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結束了世界大戰。這一段的歷史,大家耳熟能詳,也記憶猶新。這個國家歷史地標設立於1964年1月29日,今日再度造訪,仍然讓人感嘆著戰爭的無情無奈無理性。

下午Daddy與Albert再度去Hanauma Bay浮潛,我則利用時間到Honolulu Academy of Art。Li為我報名參加gallery tour,於是得以聆聽專家導覽日本書畫與陶器,並且享用日本綠茶與點心。之後,當然趕緊再到各個展覽廳看看。這間博物館設立於1927年,館藏品約六萬件,涵蓋亞洲、歐洲與美洲,以及大洋洲與夏威夷本地等的平面與立體作品,非常豐富與精采。能在旅遊途中探視大師之作,雖然匆匆,總讓我覺得旅行更增色彩與意義。也感恩世界上有許多無私的收藏家、慈善家、企業家,盡心盡力回饋社會,捐贈他們的珍貴收藏,提供給大眾分享,讓藝術與文化的養分,也得以滋養我們這些平凡百姓的心靈。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夏威夷之旅 IV - Oahu

8月7日船抵達Oahu島,早上八點十分,便排定check out下船。搭Shuttle Bus到達旅館放下行李後,我們便走路經過佈滿悠楊椰子樹的公園,到Wakiki海邊沙灘,那裡有許多人在曬太陽、玩水、划船與打排球,暖暖的空氣,和熙的風佛面而來,讓人全身舒暢,也擺脫了一週在船上搖晃的微醺感。人還是要踏實地在土地上生活,船上的浪漫假期都是短暫的。

下午一點多租到了車子,我們便帶著地圖沿著Wakiki海邊,開往Hanauma Bay。Wakiki意即"Spouting Water",總長約有兩英哩,最寬處約半英哩,溫度在華氏75-85度之間,非常舒適宜人。這裡是世界上最享盛名,也是最擁擠的沙灘。

Hanauma Bay是個海洋生態保護區,除了有美麗的沙灘可以游泳與玩水外,還有龐大的珊瑚礁岩,與豐富的海洋生物,是浮潛觀賞海洋生態的絕佳地點。Albert與Daddy下水後,立即愛上了這個水域,如同發現了海中的珠寶一般,隔天又再度來此浮潛。

傍晚我們去拜訪居住在Sandy Beach的Li & John夫婦,他們都是文化界的資深人士,John退休前曾是AIT的官員,Li則是策展人與作者。很高興能夠趁這個渡假機會與他們見面。Li還安排我隔天去參加在Hawaii Academy of Art的gallery tour。

晚上我們從旅館沿著Wakiki主要的街道Kalakaua Ave走,很快就到熱鬧的shopping區,找了家日本料理店晚餐,因為在cruise上吃太多西餐了,蠻膩的。此地充滿名牌精品店,人山人海,而且東方人居多,真是觀光勝地。我覺得這裡的氣候實在舒服,如同在夏天的台灣,下過雨後,空氣濕潤,但又不是太潮濕,清爽的微風徐徐吹來,好不暢快。

夏威夷之旅 III - Kauai

8月5日抵達位於夏威夷群島最北邊,也是最古老的島嶼Kauai,這個火山構成的島已經有六百萬年的歷史。1810年,它成為最後一個被夏威夷國王King Kamehameha收服的島嶼。Kauai也稱為"Garden Isle",因為它的秀麗有如伊甸園,華人則稱之為「可愛島」。島嶼中部的Mount Waialeale,乃地球上最潮濕的地區。我們首先到St. Benedict's Catholic Church,參觀這間充滿豐富彩繪壁畫的教堂。導遊說在此地虔誠禱告,心願都會實現喔。

而後我們前往有"太平洋中的大峽谷"之稱,著名的"Waimea Canyon",它深度有3000英呎,仍然保存著此地既有原始、險峻而瑰麗的山谷樣貌,卓實令人讚嘆。此外,這個島嶼熱帶雨林的景致,原始而獨特的植物生態,使它成為許多電影拍攝的地點,包括:"South Pacific"、三部「侏儸紀公園」、「金剛」等片。Elvis Presley也曾以此地為背景,歌唱著"Blue Hawaii"。Waimea位於Kauai西南邊,是1778年Captain James Cook登陸夏威夷的第一個地點。

8月6日前往Kauai北邊的Hanalei遊覽,Hanalei意即「半月灣」。我們除了沿途欣賞美麗的海岸風光,也從Princeville眺望Hanalei山谷秀麗開闊的田園景致。一路上還看到許多雞,自由自在地四處遊走。導遊說島上的雞原來是波里尼西亞人帶來的,在1992年的颶風肆虐後,從飼養散為野放,從此到處可以看到野雞瀟灑的蹤影,還有人定時定點過來餵食呢。

今天是環島遊覽的最後一天,下午兩點開船往Oahu島。下午五點半左右,船繞過Kauai著名的Na Pali Coast,讓大家欣賞這一段海岸線,奇險峻俏的景觀。大部分人都聚集在船左邊的甲板上,看山看海,沈浸在溫熙的陽光與微涼的空氣所交融成的氛圍裡,多麼地悠閒與滿足。

今晚是朋友們相聚的最後晚餐,美食與紅酒之餘,當然就是拍照留念,並且相約兩年或三年後,大家再聚會。因為年歲已長,五年之約太久了,大家都要把握時光,享受人生呀。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夏威夷之旅 II - Hilo & Kona

夏威夷群島浪漫的熱帶景緻,是活躍的火山所造就出來的,而大島(the Big Island)乃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島嶼,由五座連續爆發的火山交疊構成,其中三座火山至今仍處活躍。大島是全美國最大的島嶼,至今仍然在成長擴大中。

8月3日我們前往位於大島東邊Hilo南方的Volcanoes National Park,途經Rainbow Falls。此地熱帶雨林的氣候,讓Hilo成為全美國最潮濕的城市,也因此一路望去滿眼綠意,不禁讚嘆,真是個美麗的島嶼。Bus的司機兼導遊,不僅對當地的歷史、地理與人文等知識豐富,言談也幽默風趣。他談到Captain James Cook在1778年登陸大島時,正逢Makahiki豐收慶典,而被視為夏威夷神祇Lono,但是一個月後,他離開後再回到大島,卻因故被殺。

而後我們到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Mauna Loa參觀,這個火山高於海平面13,677英尺,高於洋底31,000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在過去一百年中,這座火山爆發過十八次以上,未來任何時間也可能再爆發,可以看見遠處凹陷的地表仍然在冒煙。火山乃地球生命的原始力能,它讓我們領悟到星球是在恆常變動之中,萬物亦同,這些都不是渺小的人類所能掌控的。

8月4日到大島西邊的Kona參觀,此地是世界盃鐵人冠軍賽的地點,也是著名Kona Coffee的所在地,當然會去Royal Kona Museum & Coffee Mill參觀與品嚐咖啡。而後到Pu'uhonua o Honaunau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緬懷過去傳統夏威夷人的生活情境。這個為火山熔岩與白沙覆蓋的海邊公園裡,無數高挑的椰子樹搖曳生姿,貼在碧藍的天空上,清澈的海水與白色的浪花,在風中清柔地吟唱著。早期原住民生活的自在與寫意,我們只能去想像。今日親身造訪,也感幸福。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夏威夷之旅 I - Maui

Daddy輔仁大學數學系的同學們感情甚好,平常分散在美國、台灣與其它各地,有機會大家總會聚會,也約定了五年一次reunion的旅行。我參加過1995年的Caribbean Cruise,2000年的Alaska Cruise,2005年沒有辦成。今年是四十週年reunion,美國與台灣共有13個家庭31人,一同參加7月31日至8月7日的夏威夷“Pride of America”郵輪之旅。出發之前,活動主辦人Chingho與Frank還有Paula,為大家提供資訊、解答疑慮、安排行程,非常貼心。


7月31日一大早我與Albert飛往Hawaii與Daddy會合,再一同上Cruise。下午五點半,船上便有Cocktail Party,讓多年不見的同學們聚首暢談,我們這些眷屬們也很開心再敘舊。大家都記得上次看到Albert,是四歲的可愛小男生,總是跑來跑去,而現在已經是十四歲的大孩子。Daddy同學們的孩子大部分都大學畢業、結婚,或有第三代了。Albert總是我們團體中最小的一份子,所以也就沒有玩伴,還好他也蠻習慣待在大人的圈子裡,自得其樂。

8月1日抵達夏威夷群島的第二大島Maui,這個曾被選為世界上最佳的渡假島,也被稱為"Valley Island",因為島四週火山之間形成了許多的深谷。來自海地的波里尼西亞人是此地的原住民。1778年11月26日,英國探險Captain James Cook是第一位發現Maui島的歐洲人,但是當時並沒有登陸。此地也是觀賞Humpback Whales的著名地點;來自阿拉斯加的鯨魚,在秋季會遷移到溫暖的Maui海域交配與生育,直到隔年四月底才離開。

Maui主要農產是甘蔗,曾使用了全島80%的水源,不可思議吧。另外著名農產還有咖啡與夏威夷豆(Macadamias)。今天我們便下船去參觀Tropical Plantation,到Iao Valley觀看Needle山峰,以及Ocean Center觀賞許多美麗的海洋生物。

8月2日前往Haleakala Crater,這是Maui島的最高山峰,海拔1023英尺,bus必須蜿蜒直上,景觀開闊壯麗。Haleakala意即"House of the Sun"。我們從Visitor Center再徒步往上登上火山岩堆砌成的山坡,到頂端瞻仰火山形成的山谷,一片龐然而原始的大地色澤,令人懷想其深邃的歷史情境。此地的火山已經有三萬年,是休眠的火山。然而基本上,科學家認為Haleakala並不是個火山口,而是兩個裂縫地帶的熔岩所構成的侵蝕性山谷,在火山頂遇合而形成的。這是我們近距離看到的第一個火山基地,只能驚嘆大自然造山造地的神妙。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Aloha - 夏威夷的印染與織品展

一直惦記著要去San Jose Museum of Quilts看展覽,週日下午有空,便趕緊開車過去。目前該館有三項展覽,涵蓋了夏威夷的拼布、印染與服裝,在炎炎夏季裡推出,倒是讓人隨之懷想熱帶風情的景緻、明媚的島嶼風光與嬌豔的夏威夷女郎。

夏威夷的拼布最早是在1820年由傳教士帶入,它的傳統特色是貼縫拼布(applique quilt),主題圖像主要取自"自然",即有機的造型、對稱均勻而且具有生命力的圖像設計,以及精巧的建構與縫綴方式,讓夏威夷的拼布展現獨具一格的風貌。這次的展品是由拼布家Carol Kamaile與其學生們所創作的,由此可欣慰,這項傳統藝術形式,仍然有呼應當時代的脈絡存在。
主展覽室展出著名夏威夷印染與織品家Alfred Shaheen四十年回顧展,很難得地呈現出這位黎巴嫩裔美籍藝術家,運用創新科技,在具有社會責任的服裝產業中,重振太平洋群島與亞洲服裝的傳統意像,融匯時尚流行設計美學,創造出為世人所辨識的視覺符號。它已經超越了夏威夷文化,成為了西岸美國人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它是悠閒的、非正式的、環保的與多元文化的綜合。

迴廊還有一項獨特的展覽是Santa Cruz藝術家Wendeanne Ke’aka Stitt的"Contemporary Kapa"。Kapa是夏威夷原住民運用特種樹皮纖維捶打所製作的織品,在商業織品出現後幾不復見。這位藝術家使用桑樹皮來創作,並且結合針縫與拼布,再現出這項式微的傳統工藝之當代美學觀。每回參觀博物館,總是一項視覺的饗宴與心靈的激盪。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美華婦女協會-OCAW

週日(7/18)下午,美華婦女協會在Quinlan Community Center,舉辦年度盛會,活動包括理事改選、頒發獎學金、青少年才藝秀以及成人與青少年的服裝走秀。Sophia在過去許多年一直是"美華"的重要幹部,經由她的推介,我在這屆開始擔任該協會的Web Master,協助post資訊上協會的網站,就是一項學習與服務的工作。當天的活動非常精采,青少年的才藝秀展現出這些孩子們的音樂素養深厚多元,以及落落大方的氣度。表演正是孩子們歷練的機會。

此地的各種科技專業協會、校友會、藝文與音樂協會、慈善協會、排舞協會、非營利的種種協會,實在繁多無法詳列,舉辦的活動、研討會與講座等,除了嘉惠各個層面的人們,也讓居住在鄉下的生活,填增活力與色彩。參與活動才了解到此地有這麼多極具才華、專業知識與服務熱誠的人士,因為所有協會的幹部都是義工,所有的活動都是靠更龐大的義工團協助完成的。而且沒有公家經費的支助,完全靠私人贊助,所以任何活動都結合了募款的工作。在此地,個人的力量(不論貢獻的形式與大小),以及社區的參與、服務與貢獻,乃社會價值觀的本質。在台灣這種思維比較淡薄,肇因於社會意識與架構截然不同吧。記得小學時,在學校走廊都會看到「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這類標語,似乎在此地,這句話才真正普遍地落實。但是這也可能是我之前在台灣居住了數十載,涉入範圍有限,所見偏狹吧。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Memory of Tomorrow

週日讀書會在Jeanie家舉辦影片欣賞,由Jeanie推薦觀看日本片「明日的記憶」。這部影片在2007年上映,日本票房破25億日幣。男主角渡邊謙曾主演「藝妓回憶錄」與「末代武士」,因為此片優秀的演技,榮獲日本奧斯卡男主角獎、日本藍絲帶男主角獎等等。

「明日的記憶」故事敘述一位家庭幸福,而且事業有成的廣告公司主管,因為長期頭痛暈眩,終而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逐漸地喪失了記憶。至此正常的生活完全改觀,熟悉的人事物,變成了陌生的景象,甚至連親愛的妻子,都無法辨識。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而牽手一生的夫妻,是否還能夠持續地走下去呢?

這部影片讓人連想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昆",也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觀看了這部影片也才驚覺到,原來人的"記憶"是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是支撐整個生命存在的根本架構。如果人無法與週遭的人、事、物相互連結,如果人生的經驗與認知無法累積,如果一切都只有當下那一刻,沒有過去與未來,沒有記憶與回憶,生命將不再具有意義;那會是怎樣的空白呀?失去記憶者是無辜的、無奈的、無選擇的,而他的親人,必須有堅強的意志,承受那莫名的痛苦。然而相信在深摯的感情與親情伴隨下,攜手的人生仍然可以相守到老,因為親情是不求回報的。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Clay & Glass Festival

這週末Palo Alto Art Center舉辦一年一度的「陶瓷與玻璃藝術節」,週六邀約了Daddy同事的女兒Sharon和她先生Peter這對年輕夫妻一同去觀賞。藝術中心內與外面草坪上共展出了180位創作者的作品,在亮麗的陽光下,處處奪人目光。這些創作者都是經過評選通過才能在此展售,所以品質蠻不錯的。

Peggy Bjerkan的面具雖然從傳統出發,卻具有融匯古今的思維,與探觸當代人心的纖細柔情。這系列作品稱為"美國"面具,是她個人對當代社會情境之感思,但也讓人深深引動。Beverly Crist的陶器以如同瓦片鑲崁堆砌,以及版畫般圖案印製的特色,來建構造型與圖像,別具風格。有的作品運用陶與玻璃元素之融會,創作出海洋世界中,如珊瑚與貝類等在水波與光交會下的璀璨色彩。

有的作品雖然極盡寫實,例如:將動物擬人化,或置之於如幻似真的景像中,有些將人物細緻描繪在立體抽象造形上,於是在時空的茫然錯置中,主體意象的內涵便可以無限地延展,引發人們的想像。大部分的作品都悠遊於抽象的意趣與建構之中,許多具有傳統功能性的器皿,也因此展現出令人驚訝或會心一笑的異樣神采。這些就是藝術家的創造力與表現力。

在經濟不景氣的今日,仍然可以看到這麼多的創作者,執著在藝術與媒材的表現,他們雖然不是藝壇頂頂有名的人物,但是他們對創作的熱情與毅力,卻是人類文化得以普遍而持續發展的基因。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4th of July

記得兩年前的今天,我們剛從台灣飛到聖荷西,住進沒有傢俱的Corvette Dr房子,在美國的第一餐是在Safeway外面吃烤雞,然後Sabrina帶我們去Hyde Middle School的操場看國慶煙火。去年的今天,我們正在搬家,一陣忙亂,也沒有去在意國慶日。今年國慶是long weekend,正好是難得享受長週末的時機。

週六傍晚應邀到Julia家BBQ,Julia邀請了許多朋友、親戚與鄰居來參加,準備了很豐盛的食物,戶內戶外都同時在烤肉,我們在旁邊幫忙,也不亦樂乎。孩子們在看電影,大人們在聊天,假日聚會的樂趣即在連誼。此地約九點才完全天黑,所以大家可以在後院享受傍晚的清涼。Julia這位女主人,平時是認真工作而且專業的模範女性,私下則是非常熱情與溫暖的人,我真的很幸運與她一起工作,開拓另一層面的視野,也學習非常多我以前完全不懂的業務。

人生就是如此,不論在什麼階段,都必須一山爬過一山;如果必須歸零再開始,沒有別的選擇,就努力地走下去吧。凡事都要在時間中耕耘與累積,但願慢慢走出人生另一片風景。現在可以聽到外面在放國慶煙火,(不想在戶外吹冷風,所以並沒有去看煙火,)也算慶祝我們來美國兩週年吧。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Wooden Gear Clock

Albert費心費時費力,終於完成了Wooden Gear Clock,其實是在兩週前便組合完畢,只差加上weight and count-weight在鐘擺上。這個clock很巧妙,每個大大小小的齒輪,製作的毫無瑕疵,相互牽繫與帶動的關係,是它吸引人之處。

Albert目前遇到瓶頸,還無法讓clock在weight and counter weight動力運作中,自行帶動時針與分針的走動。因為要在一個輪軸上環繞fishing line來連接weight and counter-weight的方式或方向,無法釐清。請他打電話問老師,他說沒有用的,因為老師都叫他自己去看書上的說明,自己研究,所以整件作品都是自己摸索作出來的。(這就是美國老師的教學方法吧,鼓勵學生自己研究。)Albert當然也上網查詢,我也在幫忙,但是尚未找到清楚的解說,蠻遺憾的。如果有任何朋友們知道解決之道,歡迎"留言"提供資訊,感激不盡。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ACS - Relay for Life

美國癌症協會北加州華人分會在這個週六(6/26)舉辦抗癌接力活動,地點在東灣Union City的James Logan High School的操場。Julia除了贊助10隊青少年募款隊伍的註冊費,我們辦公室自己也組了一個10人的Team參加,除了活動之前的募款外,還有活動當天的接力義走。抗癌接力活動的口號:「齊心發光‧合力抗癌」,深具意義,是給青少年們一個學習與體驗的好機會。今年有99個隊伍,約一千餘人參與盛會,大部分也都是高中生所組的隊伍。另外還有龐大的熱心義工團在現場幫忙。

Albert擔任我們這隊#54的Captain,我也邀請Austin擔任Co-captain,讓兩個孩子參與社區活動,體認"社區服務"的理念,當然也可以獲得社區服務的時數,讓他們從現在開始建立高中生涯必須有的服務觀念與credit。很高興Austin的父母Ada與Kevin也一同參加,於是週六便搭他們的車過去,車程約45分鐘。中午11點半抵達現場,兩位童軍負責搬東西搭我們的活動帳篷,以及任何瑣碎事務。有Teenagers在旁邊,挺好用的。

一點鐘開幕式開始,所有隊伍列隊進場,在大太陽下展現群體的熱情與熱力,下午便是接力義走,以及讓青少年們從遊戲中學習的各項活動,作完所有學習活動,才能夠得到社區服務時數,倒是個好方法。現場望去幾乎都是高中生,一群群男女生就像是來outing,團體活動很開心呢,除了走路、跑步,也有人在打球、彈吉他等等。我們沒事做,就玩玩撲克牌。晚上七點半是音樂會,請來台灣的歌手趙詠華演唱,是當天的重頭戲。趙詠華確實是實力派歌手,很能夠與觀眾互動,並且藉歌曲與言談串連活動的主題與意涵。整個活動還有Ding Ding TV做網路直播。

十點鐘是「燭光禮贊」,操場周圍點起了排列出HOPE的燭光,紀念逝者、鼓勵重生者,也象徵著抗癌接力的原動力--希望。我也為因肺癌過世的父親點了一盞燭光,遙念在天國的父親。今天是月圓夜,似乎象徵著人世間一切仍然會是圓滿美好的,只要我們同心協力,互助互濟。

晚上戶外非常冷,與白天的酷熱形成對比,那些青少年們短褲短袖外也披起了外套或毯子。整個晚上在外吹冷風,會讓人頭痛,下次應記得帶有"帽子"的外套。十一點二十分活動結束後,兩個童軍當然要搭帳篷在此地過夜,如同其他高中生。我們大人一身老骨頭,還是回家睡舒服的床吧。隔天早上七點,Albert便打電話回家,說帳篷與其他東西全收拾打包好了,等我們去接他們。哇,真不是蓋的,打包得非常好,過去童軍露營的經驗與訓練真是有用。這是上高中前的第一次社區活動,以後必然要讓Albert多多出去體驗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