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台灣文學大師 - 黃春明

紫藤書友會週日在書友Tina的家聚會,討論的書是台灣文學大師黃春明的著作。會長芬娜首先為大家介紹黃春明的生平與眾多著作,並談到她上週在台北發表新書,還與黃春明在具有文藝歷史的「明星咖啡屋」見面暢談並且品嚐咖啡,說道黃春明真是位性情中人,平實而且率真。

出生於宜蘭羅東的黃春明,1960年代崛起台灣文壇,以鮮明的台灣鄉土寫實文學風格引起廣泛地矚目,題材總是描寫著鄉鎮中小人物的生活、命運的牽繫與其細膩的感情層面,在悲情中流露出苦澀的浪漫與美感,在反映台灣社會的變遷中,流露出人性無價的尊嚴與真情。80年代間,黃春明的數部作品被拍成電影,廣受好評。90年代的作品則多是對老人的描述,充滿社會的關懷,此時他也開始兒童文學、兒童戲劇、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工作,1994年還創立了黃大魚兒童劇團,到台灣各地巡迴演出,此外他還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等等,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黃春明的作品與他的一生,都具體呈現出他對生長的台灣這塊土地的深厚感情與無限關愛之心。

記得在高中時期便閱讀了黃春明的數本小說:《兒子的大玩偶》、《鑼》、《莎喲娜拉‧再見》等等。這次很難得地在San Jose Library借到他寫於1990年代的小說集《放生》,得以好好回味他作品的特色。《放生》是一本探視台灣老人悲苦無奈情境的小說集。它陳述著在時代蛻變中,被遺留在家鄉的孤獨老人們的各種景況與心境。書友們都覺得這種現象從90年代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沒有改變,因為就如旅居海外的我們,與父母親之間的狀況亦如是,只能偶爾探望而無法隨恃在旁,真是無奈呀。黃春明的小說縱情地表述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得以探視鄉間老人們在孤寂生活中的純真、質樸而浪漫的心懷,那可能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層面,也因此更加撼動著人心。那麼我們的晚年又會如何呢?遲暮夕照,但求餘暉仍具彩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