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娜開場先談到自己不同年齡層喜愛的詩人會有所不同,如蘇東坡、李商隱、李白等也都是大家喜愛的詩人。今天芬娜與大家分享的是蘇東坡的 〈 冬景:贈劉景文〉,談得興起,芬娜與幾位書友便吟詩頌唱起來,頗不開懷。而後孫燕談的是劉禹錫的〈秋詞〉,典樂分享辛棄疾的詩,雅文談席慕蓉的〈詩的成因〉,沈悅則論及詩中的戲劇性,如〈長干行〉。張慈分享的是波蘭詩人Wisława Szymborska的詩〈對存在的思考〉,妍禎對柳宗元的〈江雪〉特覺貼心,Sophy分享Eric Whitacre的"The Seal Lullaby",Carol分享席慕蓉的〈無言歌〉。我與大家分享的是詩人鄭愁予的〈賦別〉。
在豐富的詩詞分享後,有書友說到古詩詞有特定格式韻律可循,然而現代詩完全沒有,如何界定現代詩的好壞呢?這是個好問題。我想任何形式的創作;音樂、藝術、文學與詩等,都必須經過時間的檢驗,會存留下來而且仍然讓人感動的應該就是好的創作吧。
記得大學時期非常喜愛現代詩,覺得現代詩比古詩如:唐詩宋詞等,更貼近當今的生活與人心。因此有個暑假還特別去參加耕莘文教院辦理的暑期現代詩研習班。回想當年青春年少滿懷浪漫思維與無邊的想望,然而生活卻是單調規矩無華,只有寄情於文學世界的瑰麗多彩,沈浸在文字的錯綜萬變、巧妙組構中,盡情地咀嚼與玩味其中可見與不可見的意涵、可解與不可解的意境,以及探思豐富奇詭故事的內涵。因為文字對我而言,總是如此"迷人"。
台灣現代詩萌生於1950年代,茁壯於1960-70年代,勃發於1980年代,至此各種形式的現代詩並陳,風華萬千。詩人楊牧、張錯、余光中、羅青、葉維廉、鄭愁予等人,都曾經是我學生時代非常喜愛的詩人。當時許多現代詩也被帶入盛行的校園民歌裡,成為了我們青春年少時一段美麗的回憶。至今闊別數十載,再重讀鄭愁予的詩,仍然對詩中的用詞與文采深深感動。上個週六,鄭愁予來到灣區在舊金山州立大學演講,因為辦公室也同時舉辦演講,所以無法前往聆聽甚感遺憾。想到詩人雖然老矣或已成為歷史,但是美麗的詩篇仍然傳頌人間,仍然引動著我們的心,怎不讓我們對人類智慧的結晶充滿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