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二手書店 Twice Sold Tales

書本能夠在有緣的愛書人之間流轉,是知性與靈性的延續。有貓咪相伴的舊書店,更散發著一種靜謐而懷舊的氣息。這裡每本書似乎都蘊藏著前任主人的故事與心情,而貓咪慵懶地蜷縮在舊書堆旁邊或散步游走或靜坐冥想,已然成為了這片刻印著歲月的文字海洋中沈默的守護者。

時間在此彷彿靜止,人們在細細翻閱書頁中,與貓咪共享著片刻寧靜。這種溫暖的氛圍讓人覺得,這裡不僅是書的歸宿,也是心靈休憩的地方。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The Lights of Christmas

夜空裡璀璨的燈光,閃耀在黑色的天幕,如同彩色的星星在人間串連描繪出的仙境。寒冷的空氣裡,樹的精靈輕聲吟誦著冬的詩篇,歡悅地述說著季節的故事,讓大人和小孩都陶醉其中,因為每一道光芒都化作為心中溫暖的火花,尤其在此聖誕佳節。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西雅圖的聖誕節

Albert轉到西雅圖工作已經兩年了,十二月底公寓租約到期,既然要繼續留在這個城市工作,租金那麼高,我們建議還是買房吧。十月中旬我們飛過來與他一起看了三天的房子,就決定買了一棟有大院子的獨立屋,雖然是老房子,室內格局方正乾淨,其他就再整修囉。上週末Albert已經完全搬入新家,我們24日早上飛過來,晚上小姐姐和Angeline也從南加州過來,很難得大家一起在西雅圖過聖誕節假期。當然屋內還顯得凌亂,仍有許多箱子待整頓,也讓家裡充滿了生氣和期待。我開始使用新買的爐子煮菜,在家開伙吃第一餐晚餐,餐桌上飄著熟悉的香味,家人圍坐燈光下閒談著,聖誕夜簡單卻溫馨,是這個冬季珍貴的時刻。


簡單與平凡讓我們更能用溫柔的心去擁抱生活,因為生活中的豐富與美好都來自感恩的心,感恩每一天的陽光和雨露,感恩身邊的親人與朋友。簡單與平凡讓我們誠心努力地去充實未來生活中珍貴的點滴歷練。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舊金山的街頭壁畫

感恩節後的週六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白雲恣意地在蔚藍的天空中繪寫出靜美的姿采,溫暖的陽光也召喚著人們出去走走。當天正好報名參加了舊金山市免費的Walking Tour,由義工Chrisie帶領,探索Precita Park附近到Balmy Alley的街頭壁畫。

舊金山的街頭壁畫是這個城市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街頭壁畫”就是戶外的畫廊,無論是公共建築、學校、住宅牆壁,還是車庫與巷弄,都成為藝術家揮灑創意的畫布。色彩繽紛的壁畫如同社區的靈魂,展現出多元族裔的歷史記憶、藝術風貌和共同價值。它們不僅記錄了社區的理念與集體記憶,更傳遞出經由藝術聯繫彼此、互相扶持的精神。


近代壁畫的盛起緣於墨西哥,此地有70%的拉丁裔移民,而Balmy Alley是最古老的壁畫巷,從1970年代至今承载著社區人們豐富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思考。這些壁畫的主題有關於生命之樹、信仰、人權、政治、災難、反戰、和平等等。藝術家們在開放的空間自由地揮灑表達或批判,正是舊金山成為最自由的城市的表徵,也形成了舊金山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落葉時節

家裡的院子栽滿了各式植物、果樹與花卉,四季更迭,各有獨特的景緻。然而要維持院子在每個季節裡的整潔與美觀,工作可真不少,所以Daddy心有所感的寫下了處理落葉的感想如下:

秋天了,落葉時節、落葉前大家都很高興欣賞各種植物落葉之前不同顏色的美景。一波一波不同樹種的替換,紅的、橘的、黃的煞是好看,但掃落葉就不那麼容易了。紅色的紫微,陸陸續續要掃一個多星期'橘色的桃子,李子一陣雨後兩三天,可解決,接下來暗紅黃的柿子葉可要裝滿好幾桶的拉圾桶,分好一陣子才能了結,最後紫虅'無花果,要到12月才能結尾,算是告別一年的落葉表演。累完了發現還是橘樹最好,一年到底葉都是綠色的,到了十二月還有滿樹熟的果實。所以蘇軾的詩寫到,「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吃完黃橙,橘子跟著就要熟了。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西雅圖的陽光

西雅圖的陽光很珍稀,尤其是入秋雨季開始後,陰雨濕冷中露臉的陽光更是彌足珍貴。位於Olympic Sculpture Park北邊的Myrtle Edward park,依傍著Puget Sound美麗開闊的水域,公園漫長的步道沿著水邊延展,步道旁青翠濕潤的草地上,金黃色的落葉與陽光樹影交織,形成了一幅柔美的秋之畫面。正享受著悠然寧靜的氛圍時,突然而來的一陣風雨會讓人措手不及。短暫的陽光瞬間消失了,天色頓時灰茫,原本彩色的大地,無光則無色。大自然的變化真是莫測,但是美好的情境仍能留存在記憶之中。

Myrtle Edward park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Mary Cassatt at Work” at Legion of Honor

美國藝術家Mary Cassatt (1844–1926)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在西方藝術界嶄露頭角的少數女性藝術家之一。雖然出生於美國賓州,但是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法國,與畫家Edgar Degas有著密切的聯繫,也受到他藝術風格的啟發。1879年Cassatt應邀參加印象派畫展,即成為了印象派運動的核心成員之一。她終身未婚無子女,然而創作的主題以描繪女性以及母親與孩童的溫馨場景著稱。


Cassatt以女性的視角來探討母性、家庭與女性日常生活的主題,為這些平凡而深刻的題材帶來新的藝術表現。她以柔和的色彩、流暢揮灑的筆觸、擅長的光影效果,呈現出了女性在社會中更為私密的角色與情境,也讓這些似乎平凡無奇的”日常“有意義地為世人看見。Cassatt透過作品在當時男性主導的社會裡挑戰了“性別”的偏見,成為19世紀女性藝術家的先鋒人物之一。


與中世紀的繪畫《聖母與聖嬰》的宗教性和象徵性截然不同,Cassatt的母親與孩童的互動,是日常生活中溫暖而私密的情感,是世俗的和普遍的人性真情。在構圖上,她經常運用非傳統的視角,如俯視或近距離描繪,讓母子關係更自然和即時性,也強化了畫面中的親密感。Cassatt的作品提升了女性和母性的社會地位與能見度,也推動了女性在當時藝術領域的社會地位。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Transamerica Pyramid

曾是舊金山天際線之巔
今日仍是舊金山顯著地標

泛美金字塔
想望著宇宙藍天
如同現代的“巴別塔”

城市叢林中的歷史榮光
世界高樓建築百大之一

傲然矗立舊金山五十年
歲月滄桑卻歷久彌堅
展現著建築美學的永恆魅力

泛美金字塔 
舊金山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象徵
必然成為時間長河中的一塊巨石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舊金山一日遊

週日爬山的夥伴也是旅遊達人碧雲,走遍世界無數國家,也曾數次熱心地為此地社團帶隊導覽與電影和文學有關的灣區景點。舊金山是許多電影取景之處,而《迷魂记》(Vertigo, 1958)幾乎全部在舊金山拍攝,數年前碧雲帶領許多朋友去舊金山走過一趟相關景點,我們沒跟上。上週六,很難得我們五個人一輛車前往舊金山,由碧雲為我們導覽城市歷史與《迷魂记》的景點,走到許多我們未曾去過的地方。

夏末的舊金山陽光和煦氣溫舒爽,我們將車停在唐人街的中心,中國城花園角廣場(Portsmouth Plaza)停車場,便開始一天的健行走訪。此地在1846年墨西哥-美國戰爭期間,海軍军官John B. Montgomery率領船隻(USS Portsmouth)抵達舊金山灣,在廣場上升起了美國國旗,標誌著此地正式成為美國領土的一部分,於是這個廣場便命名為Portsmouth以茲紀念。到了1848年淘金熱開始後,大量中國移民聚集在這個廣場周圍,開設店舖、茶館、藥材舖等,也在店面種植花卉植物,給人東方園林的感覺,於是社區人士便稱此地為花園角。舊金山唐人街是美國最古老的唐人街,它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Pony Express"(驛馬快信)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西部的一項短暫但重要的郵遞服務,由密蘇里州開始,終點到加州舊金山,持續了18個月,對舊金山商業與政治發展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街道牆壁上陳設的紀念標誌很容易被走過的行人所忽視,仔細探視卻真是珍貴的歷史。

走到Montgomery Street,沿路看著建於1972年曾經是舊金山最高建築的“泛美金字塔”大樓,經典優雅獨特的外型,遠看近觀都讓人讚嘆,作為舊金山的表徵當然歷久不衰。這條街在1850年代是當時海岸線所在,而後因為淘金熱大量移民湧入,城市快速發展和填海造地,將被淘金者拋棄在海邊的船隻埋入地下,成為了街道和建築的基礎;這是舊金山城市擴張的一段獨特歷史。


走過Jackson Square & Levi's Plaza再到《迷魂记》女配角Midge位於Nob Hill附近的公寓,此地可以眺望海邊碼頭美麗的水景。而後經過1947年電影"Dark Passage"的主要場景,外型如船隻的Malloch Building,現代公寓大樓外牆上有三大幅描述著此地人們的生活以及海灣大橋的銀色浮雕畫,很值得欣賞。

位於 Telegraph Hill 斜坡上的Filbert Steps,從山下的Sansome Street開始,蜿蜒在陡峭山坡一路向上到頂端的Coit Tower。共有數百個台階的階梯步道,由下往上看真是令人驚嘆。階梯兩旁是住宅,周圍有著茂密的綠色植被和美麗的花園。爬坡向上很不容易,覺得附近住家人們進出上下階梯不是太辛苦了嗎?我們走走停停看看走走,登高後的視野更加開闊,可以欣賞舊金山灣的壯麗景色,也就不辜負一路的艱辛了。

走過Coit Tower到Washington Square,旁邊的Saints Peter and Paul Church據說是瑪麗蓮夢露結婚的教堂。此地在法蘭克福雕像下存放了一個時間膠囊,要留給後代揭曉。廣場附近就是“小義大利區”,連十字路口地面上都漆著義大利國旗的顏色,旁邊一家著名義大利披薩餐廳總是人潮不斷,熱鬧極了。

我們一路逛街走過帽子店、演出《Beach Blanket Babylon》音樂劇長達45年的Club Fugazi、詩人作家Ina Donna Coolbrith park & steps,再到《迷魂记》電影開場時在屋簷追逐的經典房宅區。此地的建築特色融合了一些Mission Revival或Spanish Colonial Revival的元素,優雅地展現著舊金山歷史迷人的氣質。


《迷魂记》女主角Madeleine的豪華宅邸就在Fairmont Hotel旁邊,六十年前拍片的場景至今沒變。Fairmont 這座具有百年歷史宏偉的飯店外豎立著Tony Bennett的雕像,1961年他在飯店的Venetian Room首唱的歌曲"I left my heart in SF",早已經成為舊金山非官方的城市頌歌。來到此地當然要進入飯店參觀,美麗典雅奢華的室內設計與裝飾,處處流露著過往政商名流在此地的歷史遺韻。


Fairmont Hotel隔一條街外的Grace Cathedral,如同小型的法國巴黎聖母院,歷經數十年的興建在1964年才完工,壯麗的建築是法國歌德式復興風格,青銅的大門上描繪著聖經中的場景。教堂內外都設有一個迷宮“Walk Labyrinths”,讓人靜思、祈禱和内省。當天教堂內有活動無法進入參觀,我們就到旁邊花園內的戶外迷宮觀想。回程路上走過《迷魂记》女主角買花走的花店後門的小巷,感覺如同片中Scottie跟蹤Madeleine的行逕;毫不起眼的巷弄,如果沒有看過電影是不會有感的。一天的舊金山健行共走了一萬七千多步,對這個城市終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浮世繪版畫 - Legion of Honor

日本“浮世繪”是江戶時代(1603-1868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木刻版畫藝術形式,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門戶開放後,於19世紀末傳入歐洲即廣受喜愛,也對印象派畫家如梵谷和莫內等產生了重大影響。舊金山美術館Legion of Honor目前正展出"Japanese Prints in Transition: From the Floating World to the Modern World",館藏的精彩浮世繪作品呈現出至今仍在使用的這項古老技藝所描繪出的古代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風俗、娛樂,還有美人、風景、武士、神怪等等,以至日本西化後的現代風貌。


浮世繪版畫對主題的描繪細緻色彩豐富;畫面上每一種不同的顏色,都代表著需要雕刻一塊完全不同的木刻板來匹配,而且每一種顏色都必須完美對齊精確印刷,於是一幅版畫可能需要十塊木刻板,甚至二十塊或更多才能圓滿完成。瞬息萬變的紅塵俗世中的流變樣貌,便如此地在版畫家精妙的技藝下保存下來,仿佛時間就在這些細膩的刻畫中凝結。每一幅浮世繪作品都彷如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窺見昔日人物和生活的精彩面貌。


十八世紀末因為商人階級興起與旅遊之風盛行,永恆的“風景畫”成為了嶄新的主題。《富嶽三十六景》(Thirty-Six Views of Mount Fuji)是一組由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創作的著名風景版畫系列,描繪了日本各地不同角度和季節中的富士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巨浪》(The Great Wave),描繪著巨浪即將拍打船隻的壯觀景象,而遠處的富士山顯得渺小卻巍然屹立。葛飾北齋受到西方寫實主義的啟發,以“透視”中的低地平線的手法營造出畫面上強烈的空間感、動感和緊迫感,突顯出大自然的力量和寧靜之美的對比。畫面上的巨浪使用了當時歐洲流行的顏料“普魯士藍”,展示出了藝術家對新材料的接受和創新的精神。


《名所江戶百景》(One Hundred Views of Famous Places in Edo)是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晚年創作的一組著名風景版畫系列,描繪了江戶(現今的東京)各地的名勝古跡和風景;涵蓋了四季風情、花卉、植栽、寺院、馬場、橋樑、河流、花園、街道、廣場、市集、夕陽、雨景、雪景等等。歌川廣重對細節和色彩的敏銳掌控,讓春天綻放的柔細梅花與粗黑的樹幹構成的近景,對照著遠處背景中的人物,創造出了一種深遠的空間感。而傍晚橋上行人在突然來到的傾盆大雨中奔跑,傾斜的雨絲、行人、橋、河水、船、遠山,構成了畫面的多重層次感和動感,還捕捉了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些畫幅雖然不大,卻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畫面。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薰衣草園和野生動物園

離開維多利亞市回到華盛頓州後,我們在Sequim的Olympic View Inn住一晚,因為此地以許多薰衣草園著名,於是隔天早上便到附近的“B & B Family Lavender Farm”參觀。這個家族經營的薰衣草園佔地有12英畝,藍紫色和淡粉紫色的薰衣草綿延在廣袤的農場,在早晨的陽光下真是美麗動人,空氣中還瀰漫著淡淡的薰衣草香氣,讓人感覺神清氣爽而且心情寧靜愉悅!農場還有專人導覽解說薰衣草的種類和香精等的製作過程,也獲益良多。


Sequim北邊有一座野生動物園(Olympic Game Farm),讓車子可以開進園區近距離的觀賞或接近野生動物,當然遊客必須依照規定不可下車以確保安全。園內動物包括美洲獅、老虎、熊、鹿、馴鹿、野牛、斑馬、狼、還有孔雀等等。遊客可以用在園區內購買的麵包,在特定區域內餵食動物,以確保動物的健康。因為動物們都知道有食物可吃,於是看見車子來就會靠近,窗戶打開牠們的頭就探進來搶著討吃的,我們餵食了兩條麵包,非常有趣。當時天氣很熱,獅子和老虎都在睡覺,但是看到了美麗的白色孔雀開屏,很難得呢。而後我們還到Graysmarsh Farm,除了賞薰衣草外還可以摘Raspberries, Blueberries, Loganberries and Blackberries。在午後的烈陽下,我們仍然認真找尋成熟的莓果,當然開心地滿載而歸。然後在夕陽中開車到Bainbridge Island,再搭一程船返回西雅圖。



2024年7月20日 星期六

維多利亞 - 深具歷史遺韻的港灣城市

其實Victoria Island是一個美麗的誤稱,維多利亞(Victoria)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隅溫哥華島(Vancouver Island)的首都。溫哥華島如同加拿大人度假的後花園,島上一半的人口集中在維多利亞市。這個城市因為蜿蜒曲折的海岸線、美麗的港灣水景和色彩斑爛的各式花卉,又曾為英國的殖民地,擁有150年的悠久歷史,為此地留下了獨特的文化資產,因此每年吸引了數百萬遊客前來。


維多利亞的中國城成立於1858年,當時大量華工湧入加拿大參與淘金熱和建造太平洋鐵路因而發展出來,是加拿大最古老的中國城,也是北美洲(繼舊金山之後)第二古老的中國城。此地除了有各種傳統中式商店、餐館和市場,還有條很窄的巷弄“Fan Tan Alley”,這條巷子曾經是賭場和鴉片館的所在地,現在的古樓房內則有一些精品小店、畫廊、餐廳、公寓等。漫步穿過長長的巷子,恍如走入歷史的長廊,得以窺視和懷想曾經的華人過往史蹟。Fan Tan Alley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歷史背景,當然成為了探訪維多利亞市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成立於1886年的Royal BC Museum就在我們住的旅館附近,得以輕鬆步行進入參觀館內豐富的自然史、原住民史,以及殖民時期以來的現代史等豐富的文物和互動展示。三樓展場空間”Old Town, New Approach“於2023年7月重新開放,精心地重現出維多利亞老城的風貌和歷史場景,包括車庫、廚房、唐人街、電影院、飯店、火車站等等,讓參觀者如同穿越時光,重溫過去的生活樣貌和情境,也進一步認識此地多元文化的可貴。


離開博物館再走3分鐘就到面臨港灣著名的The Fairmont Empress Hotel,自1908年開業以來,這棟宏偉高雅古典的建築一直是這座城市的象徵,周圍還有綠草地和美麗多彩的花卉環抱,自然是遊客拍照的景點之一。我們繼續沿著水邊步道走到"Red Fish Blue Fish"魚棚,在亮麗的陽光下欣賞海景、船帆、鷗鳥,享用著名的Fish & Chips,再去喝台灣的波霸奶茶消暑。附近還有間"Victoria Bug Zoo",專門展示各種令人驚奇的昆蟲和無脊椎動物。這個迷人的小型動物園館內人員也提供專業導覽,詳細介紹每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獨特的生物特徵,遊客還可以親手觸摸一些無害的昆蟲,非常有趣。


此地另一個著名地標是議會大廈,這座宏偉的新巴洛克式建築群面對著港灣,前面廣闊的草坪上有維多利亞女王雕像,夜晚時分燈光照射下的建築更顯得壯麗優雅。我們把握下午時間進入參觀,導覽員詳細地為遊客介紹1898年完工的大廈的歷史、建築特色、畫像、美麗的彩色玻璃、以及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政治體制等等。右邊的彩色玻璃是特別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來訪而做的,上面有女王的象徵物、皇冠、加拿大的自然景觀、動物、鳥禽和花卉等,深具歷史意涵。當年加拿大是英國的殖民地,至今加拿大依然是英聯邦的一部分,英國國王仍然是加拿大的君王,歷史上深厚的聯繫即刻印在此。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Port Angeles & Victoria Island

穿過廣袤荒野的森林及無限延伸的海岸線,繼續走101號公路向上往北,會經過如半月形的大湖Lake Crescent,這個湖泊的水中因為沒有浮游生物,所以湖水特別地清澈,周圍秀麗的山巒環抱,在傍晚斜陽柔和的光線中,山巒層次遠近交會映襯著粼粼水波,真如同一幅大自然的畫卷。


我們晚上住宿Port Angeles,以便隔天搭渡船(Ferry)到加拿大的Victoria Island。因為沒有預定到車輛上渡船的位子,我們早上9點便將車子開到港口經過海關後,將車留在停車處現場排隊等待。還好人可以離開到小城內逛逛,兩小時後再回來準備開車上船。Port Angeles到Victoria Island船行約一個半小時,即進入了另一個國度,一個截然不同的繁華熱鬧又充滿歷史文化的城市。


Victoria Island必訪的著名景點“The Butchart Gardens”距離港口車程約30分鐘。這座美麗的花園前身是石灰石採石場,1904年至1939年間在Jennie Butchart指導下改建而成,佔地共55英畝,涵蓋著Sunken Garden、玫瑰園、日本花園、義大利花園和地中海花園;精心規劃的園區有著900多種不同的花卉植物,以確保每年三月至十月各式色彩斑斕的花卉不斷盛開。這個令人驚艷的花園代表著加拿大園藝歷史的傑出成就,已經被列入了加拿大國家歷史古蹟。



今年八月我即將達medicare的年紀,來到這個美麗的城市,想在此地留下個特別的記憶,於是Albert安排我們去The Courtney Room品嚐tasting menu,提早為我慶生。美食是旅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讓生活的體驗添加層次。享受美食後在夕陽下的港灣沿岸散步,晚風習習非常舒爽,周圍的燈光開始點亮;暗藍的天色襯著寧靜的水景、五彩的燈光、停泊的船隻,讓整個港灣變得更加深邃和迷人。雖然遊客不少,此時此地的氛圍卻顯得無比愜意。


2024年7月13日 星期六

海邊、老樹、青苔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瀕臨太平洋岸的Kalaloch and Ruby Beach都有著廣大綿延的沙灘、豐富的潮汐池、壯觀的海蝕洞,還有豐富的海洋物種和鳥禽。Kalaloch沙灘邊上有棵著名的“生命之樹”(Tree of Life),因為生長在長期被侵蝕的懸崖邊緣,於是樹根暴露在外,懸掛在半空中。儘管如此,生命之樹仍然展現頑強的生命力,屹立不倒,並且持續地茁壯成長,蔚為奇景。這就是大自然堅韌的生命力!



由於雨量豐沛,國家公園內的Hoh Rainforest如同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仙境,此地的林木大多是古老的西部紅柏(Western Red Cedar)、雲杉(Sitka Spruce)和西黄松(Western Hemlock。其中Hall of Mosses是遊客們必訪的trail,路徑長約0.8英里。步道兩旁的樹林和地面上都覆蓋著厚厚的苔藓和蕨類植物。古老的大樹根部粗壯大小根枝交錯扭結,充滿了原始的生命力,是絕美的自然雕塑。


豐厚的苔藓從楓林樹枝上垂下来,如同綠色的帷幕,隨風輕輕搖曳,也宛如森林中的精靈之手,召喚出了一种奇幻的氛圍,讓人們彷彿進入了童話故事的情境。陽光穿透茂密的樹林,照映在苔藓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更增添了這裡的神秘和魅力。在盛暑下午走在濃蔭密佈的雨林中,每一步都有新的發現和驚喜;每一塊苔藓,每一條小徑,都講述著這片森林的古老故事。

2024年7月12日 星期五

Lake Quinault & Rain Forest

一直久仰位於西雅圖西邊車程3-4小時的Olympic National Park,這次來到西雅圖特別安排前往旅遊。Wiki說「這個龐大的國家公園由雪山、溫帶雨林和海濱三部分組成,高山上的積雪終年不化,山腰處形成雨林生態,因為國家公園地處溫帶屬於溫帶雨林,這裏的Hoh雨林是美國大陸上最潮濕的地方。」此地的森林茂密、有多樣化的動植物、還有覆蓋著苔蘚的地面,植被生態真是異常豐美。


我們首先抵達國家公園西南邊的Lake Quinault,第一晚入住的Rain Forest Resort Villa就位於Quinault湖畔,湖邊有一大片翠綠的草地,豔陽下的湖水平靜幽美,讓人看了也心曠神怡。旅館後面就是雨林步道,我們來回走了一個小時,天氣雖然炎熱但是高大茂密的雨林內樹蔭濃厚涼爽舒適,走起來很是輕鬆愉快。而後走回到湖邊看到樹齡有1000年,高度約191英尺,樹冠有96英尺寬,世界紀錄體積最大的雲杉Sitka Spruce;這棵高齡的龐然巨樹得益於常年有豐富的雨水滋養吧。


我們的旅館旁邊就是此地著名提供鮭魚不同煮法的餐廳,在此依傍著湖邊令人微醺的夕陽美景享用美食,也真是美好的經驗。湖邊的景緻早晚不同也各具風采。黃昏的湖面被染上了金色和橙色的光芒,與夜幕低垂下的山樹水草暗影構成了溫暖的色調,讓人可以沈思與冥想。清晨的湖面寧靜如鏡,柔和的晨光為大地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纱,空氣清新濕潤帶著雨林特有的芬芳,草地上滿佈著晶瑩的露水;絲絲鳥鳴穿梭林木間,彷彿用牠們的歌聲喚醒了沈睡的大地,再度開啟美好的一天。

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北歐巨魔 - Trolls in Seattle

聽說北歐巨魔Trolls六件大型戶外雕塑在2023年九月間現身西雅圖,7月6日抵達西雅圖機場,就請Albert開車帶我們去探訪。最近的巨魔雕塑位於距離機場25分鐘的Lincoln Park內,停車後在和煦的陽光普照下,沿著公園筆直漫長的海邊路徑走約10分鐘,便在旁邊樹林間發現了Northwest Trolls: Way of the Bird King - "Bruun Idun"。

由丹麥環境藝術家Thomas Dambo所創作的一系列六件大型公共藝術雕塑,題材源自北歐神話與民間傳說中保護大自然的“巨魔”,Idun (英文發音Eden)是六件作品之一。這個怪誕又親切祥和的巨魔,乃運用大自然中的各種回收物質:樹枝、結構木材、建築廢木材、貝殼、石頭和其他有機材料組構而成。這位藝術家說,每個巨魔都有一首詩歌,這位Idun用笛子吹著“虎鯨之歌”,問著虎鯨都到哪兒去了。Dambo的創作懇切地指出,大自然不是垃圾掩埋場,大自然是循環的,一切都有意義,一切都可以循環再利用。矗立在晴朗的水岸邊的巨魔,即溫馨地提醒我們要珍惜與保護大自然的資源。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花卉與藝術的美妙對話

花卉自古以來便是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源泉和題材,花卉與藝術之間的對話即自然與人類創造力之間的一種奇妙聯結。目前舊金山迪揚博物館推出的一年一度為期只有一週的特覽"Bouquet to Art",則反之以藝術為花藝的創作源泉來產生當代的詩意對話。


在此我們看到大自然裡眾多的奇花異草或常見的花卉植物,在花藝家們的巧思設計中,反映、補充或重新詮釋所配對的藝術品,不僅化平凡為神奇,更在色彩和造型上呈現出了絕美的嶄新組合,呼應著與之配對的經典藝術品的神韻。讓觀者在讚嘆現代花藝之美時,也得以新的視角來觀賞博物館內的藝術品或古典文物。


博物館內的藝術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長存在歷史的脈絡中。而花藝作品則是臨時的、短暫的。花藝與藝術的對照,讓我們體會到自然之美是季節性的、短暫的,必須即時把握欣賞。而瑰麗豐富的花顏和造型,則為常設展固定不變的空間注入了春的生命力與活力。這項展覽也突顯出了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相互啟發和聯結,以及人類創造力和自然世界之間靈感的不斷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