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十世紀初,達達開始採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來做藝術理念的表達,到一九六○年代的集合藝術,對現代社會大量生產的物質之過剩現象的回映,這一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對當代媒材的探索與運作,似乎已經擴及天地四方。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同樣的媒材在不同的思維、創意與時空下,仍然會有令人驚異的作品出現。目前在聖地牙哥當代藝術館展出的塔拉‧唐那芬(Tara Donovan)裝置藝術展,即一項充滿視覺媚惑與異樣光采的展覽。
塔拉‧唐納芬成長於紐約,四十歲的旺年,已經舉辦過二十五項個展。一九九九年獲得MFA學位,二000年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的首度重要個展,便引起了極大的迴響。塔拉的創發思維在於將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物品,轉化為雕塑與龐大的裝置作品,建構出了夢奇地般的情境,令人驚嘆。素材涵蓋著:膠帶、塑膠杯、保麗龍杯、吸管、紙盤、別針、牙籤、釦子、紙、塑膠片等等。作品的特色在於保留了現成物的本相,而運用龐大數量的聚集與堆砌,來創造出自然的映照、地質的景象,以及生物型態的想像。
進入美術館迎面就看見屋頂上方滿佈著白色如雲般的懸掛物,仔細一瞧原來是用白色保麗龍杯堆砌組構出來的。潔靜的作品在燈光的照耀下,呈現龐然的體積卻又具有輕巧的量感;杯子的中空圓型口,讓這巨大的形體也有了呼吸的空間。它如同層次堆疊的雲朵,逸然悠遊地飄浮在天上。與這件作品對置的前方地面,則是用塗上了柏油的黑色紙,撕開、疊聚、堆砌、層次組構而成的巨大地理景觀,如同山巒起伏的岩面地形,具有龐然的力度與氣勢。這片黑色的風景,讓人聯想到焦黑的土地,也啟發觀者重新去審視與思考大自然遭遇破壞與環境保護等等議題。隔壁展覽室裡,用白色塑膠杯作不同高低層次疊聚,再拼組建構成的海浪般巨大造型,乃輕柔、水漾、白色的抽象風景,如同躍現在虛幻夢境中,在微風的輕撫下,悠然倘佯的水神揮灑出的空間情景。作品以「無題」為名,意即在激發人們無限的想像力吧。
「萌發的幾何體」(Burgeoning Geometries)則運用銀色細別針、牙籤等,塑造出巨大的立方體,讓素材與造型展現出人意表的對比尺幅──純粹量體的巨大極簡造型與格局,對置著繁雜豐富而又瑣碎的內容與表面肌理。另外還有運用鈕釦疊聚、雕造出的陡峭山型,如同中國山水畫中的高聳險峻的奇山異石,也形同獨特的珊瑚礁樣貌。以具有光采的聚酯塑膠片捏塑聚合而成的無數大大小小半圓形造型, 延展滿佈地面,則組構出了如同淺薄溪水上的大小鵝卵石塊,在泛泛水光映照下的神采。作品「薄霧」(Haze),則運用無數白色的吸管貼在牆面上,在微細的高低起伏中,建構出一片迷霧般的龐然氛圍,如同白色的雲,它細緻輕巧,如呼吸般輕盈,靜靜地牽引著觀者的視線與心思脈動。
塔拉的裝置作品與空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其建築般格局與空間環境之靈動關係,帶給人的視覺與創意衝擊,就在於平凡中的玄奇。她的作品巧妙地將工業文明的產品與自然意象結合,將平凡物品與超脫的想像力加以聯繫,讓它們展露豐富的詩意,帶給觀者在感性認知上頓然轉化的特殊美學經驗。 (本文刊載在三月份藝術家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