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背兒帶」展覽


聖荷西拼布與織品博物館目前特別規劃了一項展覽"Threads of Love: Baby Carriers from China’s Minority Nationalities",展品由中國南寧收藏家Mr. Yu Yawan所提供,展出三十餘件精彩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繡品。很難得在此地看到中國少數民族婦女的織繡品,想必也會讓此地的美國觀眾們讚嘆著中國女紅繡品手工之細緻精巧,與圖紋的瑰麗。

山巒陡峭、地處偏遠的中國西南地區是高山、縱谷、丘陵和平原錯落的自然環境,又氣候多變,自古以來就生活著苗、瑤、侗、壯、水、彝、傣、毛南、仫佬、哈尼、布依等20多個少數民族。這些族群分支繁雜人口眾多,加上地理分佈廣闊,各地區的民俗風情、禮儀信仰都存在著許多差異,因此反映各個民族文化與思維的生活工藝品,自然也各具特色,「背兒帶」即窺視這些庶民婦女們細膩心思、精湛手藝與不同文化素質的一項範例。

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早自黃帝時代便出現,關於龍的傳說與圖像在中國也有7-8000年的歷史了。這件背兒帶的中心圖案是捲曲的龍,如同遠古商朝時代的龍圖騰,周圍雲朵環抱,邊飾還有著蝴蝶幼蟲吃食葉子,整體構圖抽象簡單樸拙,襯著紅色的絲布,更顯祥瑞。蝴蝶是「背兒帶」上常見的另一個圖紋。苗族尊稱蝴蝶為「蝴蝶媽媽」,視為「萬物之母」,象徵著人類對生命起源與繁衍的企盼;而水族也將蝴蝶視為護身的吉祥物。

吉祥圖案向來是中國裝飾圖紋的核心,不論日月天象、花鳥蟲魚、動物與植物,不論自然寫實、抽象變體或幾何形制等風格,都以結構飽滿、對稱嚴謹、裝飾繁複、造型多變為主要設計特色。除了視覺美感的滿足外,還傳遞著福祿長壽、吉祥富貴、子嗣綿延等與生命繁衍相關的文化內涵。因為家族的延續在傳統中國社會中非常重要,祥、瑞、福等當然就是所有中國人的期望。這些思維自然地反映在裝飾圖樣紋飾中,而且在符號化過程中,在讓想像力發揮地淋漓盡致中,也就產生了誇張與變形的構圖。中國少數民族信仰中的"萬物有靈"及"萬物相互轉化"的觀念,進一步賦予了這些圖紋某種神奇的力量,形同護身符的象徵,於是在「背兒帶」上就具有"招福納祥、庇祐子孫"等意涵了。

「背兒帶」是母親與子女之間最親密的束縛,貼心貼背地延續著臍帶的心血相繫,而「背兒帶」上美麗的圖紋、繽紛的色彩、千奇百樣的圖紋造型,則是母愛的精心雕琢,展現出了每個母親護佑子女的殷切與蕙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