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藝術與文化薈萃之地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巴黎,蒙馬特(Montmartre)是許多窮困卻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生活與創作之地,例如:畢卡索、達利、雷諾瓦、梵谷等。尤其羅特列克是蒙馬特夜生活的最佳記錄者,他常畫蒙馬特的歌舞廳如:紅磨坊(Moulin Rouge),對象多是舞者、女伶或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作品寫實而深刻,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宣傳海報,讓蒙馬特與紅磨坊都成為了巴黎的觀光景點之一。

蒙馬特位於巴黎北邊的一座小山丘上,著名的聖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Cœur)位於山頂,白色的羅馬-拜占庭式建築,從巴黎各處都清晰可見。此地當然視野遼闊可俯瞰整個巴黎。我們特別在傍晚搭Uber到此,與聖心堂前無數遊客一同在階梯上,享受清涼的晚風與無敵的城市景觀。

參觀聖心堂後,在附近的餐廳 Le Poulbot享用了道地的法國菜,然後繼續遊逛充滿藝術氣息的街區巷弄,再走一段很長的階梯下山到著名的紅磨坊。紅磨坊是康康舞的發源地,是低俗與高尚、娛樂與藝術並存的象徵;今日的票價昂貴而且還一票難求呢。


巴黎另外一個充滿文化、藝術和學術氣息的就是位於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這裡有索邦大學、先賢祠 (Panthéon)、盧森堡公園、圖書館、書店等。還有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與文學名流交流的聚集地:Les Deux Magots Café、Café de Flore以及最古老的咖啡館Le Procope(創立於1686年)。


我們有一個下午悠然地穿梭在拉丁區的街巷與公園,在Café de Flore享用簡單的午餐,晚餐在Le Procope體驗經典法國菜,感受巴黎的文化和詩意流動的節奏。夜色低垂後,趕到現代而宏偉的 Opéra Bastille觀賞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三聯劇《Il Trittico》,三部劇風格各異,從悲劇到喜劇再到宗教的救贖。普契尼以音符織出了豐厚的情感,優美的音樂帶出感人的劇情,讓觀眾在音樂與戲劇的交織中深深沉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