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城市裡的壁畫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都市叢林裡的奇花
今天是耶誕節,在疫情籠罩下加上居家避疫,讓所有的大小城市都顯得很冷清很孤寂,沒有了往昔節日的熱鬧歡樂。昨日驅車走入數月未曾造訪的聖荷西市中心,覺得它好像是被遺忘或被棄置了的都會,因為商店、餐廳等都關閉了,許多用木板封住的店面上佈滿塗鴉,路上看不到幾個人。這次進城是為了來看8月間在聖荷西會議中心外牆上完成的巨幅壁畫 “Limonium” by Mona Caron。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冷冬裡的紅木林
冷冬裡的千年紅木林,蕭瑟卻蒼峻挺拔,傲然聳立天地之間,寬容收納萬事萬物,也撫慰著深受疫情折騰的加州民眾。遁入林間小徑,讓人暫時滌除了俗世困擾。
林相鬱鬱蒼蒼,陽光耀眼穿透枝葉,看那青苔滿佈的樹幹如同繪寫著時間的痕跡。千萬年的大自然似乎蛻變於不變之間,那麼人間歲月裡的點滴困頓,也必將挺過走過。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城市的記憶與想像
居家避疫八個月了,"旅行"只能從電視或網路上觀看而不再是親自的體驗。Youtube上有許多旅遊各國的影片,讓人們欣賞各個城市的特色美景、美食、歷史、文化、藝術等等,藉由眼睛行萬里路之際也吸收一些知識。當然親自走過的地方和城市,必然會有個人不同的體會和收穫。但是現在只能退而求其次,於是對"城市"的印象與記憶就得由對旅行的"想像"來產生了。
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特色,也因為居住在其中的人、他們的情感、文化和歷史而生動。曾經走過的城市,在記憶的萃取中成為特定的印象,它們可能是片段的、主觀的,卻在每個人心中都占有一定的情感空間。
在此時,閱讀義大利作家Italo Calvino的著作《看不見的城市》(The Invisible Cities)讓人有了不同層次的感觸。作者以馬可波羅與忽必烈──兩位歷史人物之間的虛構對話與思辨,來形塑出55個虛幻城市的圖像,帶引讀者走進那"撲朔迷離"的城市的想像裡。這些虛構的城市在時間、空間、想像、象徵的"後現代式"的交匯串連拼組下一一展現。一則則奇思幻想陳述出的城市似乎是存在的,卻又無法定義或界定,因為馬可波羅與忽必烈談論的城市,存在於他們思想的空間裡。在此,城市是"意念"所建構的,是思想的實驗與思辨。
馬可波羅說:「城市是慾望和恐懼所構成的.....也是思想和機會的產物。」「在旅行中你會意識到城市的差異消失了。」這些城市不論舊與新,它的過去、現在或未來,它的慾望和夢想,似乎都存在於已經消逝的風景裡。而它們的居民似乎都陷入了絕望的循環中,卻不知道幸福的鑰匙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同"我思故我在的"另類詮釋,《看不見的城市》是因為人的思想而存在的城市,不必離開即可遨遊,是否真的走過也都不重要。這本極具原創性的著作充滿了詩意、寓言與哲思,讀者迷失在其中也是必然的。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璀璨的初冬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深秋 - 霜降
今年10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代表著時序已至深秋即將入冬。我們身處在太平洋另一邊的加州,仍然可以觀想天地、傾聽到節氣的腳步聲;因為這幾天真的感受到了冬天的氣息,早晚的氣溫降低,真的開始冷了。在美國東岸的二姐傳來訊息說,屋外已降初雪了。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美麗的鬥魚
這隻藍色鬥魚穿著紅色的百褶裙,悠游在水中漂動的綠色植物中真是漂亮。她就如同荳蔻年華的小姑娘,有時在轉身回望時輕巧地擺動著如絲綢般的美麗裙子,有時在向前游時昂然地張揚著如佛朗明哥的舞裙,有時似乎害羞地隱身在石頭間、把頭依偎在樹枝旁、或窩在角落裡;真是千嬌百媚也有著萬種風情。
一個月前,這個小姑娘生病了,身上長著小白點,顯得毫無生氣,垂頭喪氣地躲在魚缸的角落石頭裡好幾天,讓我們好擔心。Albert趕緊去買了藥來治理水中的細菌。還好過了一週後,小姑娘身上的白點消失了,漸漸地恢復既有的神采,才讓我們安下心。
小姑娘似乎認得人了,Albert靠近魚缸時會餵魚飼料,她就會很開心的過來享受美食。而我通常是靠近魚缸觀賞,看看她是否安好。她也總會游過來,在我前面展開美麗的裙擺打個招呼,如同跳舞般地旋轉迴游,身姿優美典雅,讓我百看不厭呢。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精釀啤酒 (Craft Beer)
啤酒釀造工業早就是全球性的產業,美國在1970年代"家釀造"(Home Brewer)合法後,開始推動了較小型的精釀啤酒(Craft Beer)的發展。到了二十一世紀,精釀啤酒(或手工啤酒)已經是全球風行的名詞,也成為了一種中產階級時尚消費文化的象徵。冠上了"craft", "artisan","micro"和"nano 的各式各樣的精釀啤酒,讓人眼花撩亂,也驚嘆不已。
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後院農夫
九月了,今年番茄的收成已經結束。近日來酷熱天氣和嚴重的空氣汙染,都不適合室外活動,正好讓土地休耕,等待明年春天再重新開始。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赤色的天空
真無法想像,原本是自然景觀最美麗的華盛頓州、奧瑞岡州與加州,竟然會淪落到今日如此不堪的景況。這些狀況是因為人類不愛惜自然資源,任由文明的汙染源持續擴大,所造成的自然反撲?地球的生存環境惡化又病毒肆虐,各國當政者如何協助人民度過種種浩劫,需要智慧、誠信、愛心與同理心吧。而我們只能安頓自我的身心,努力學習渡過,並且為世人祈福。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陽光、空氣、山和水
一直很喜歡蔣勳老師的著作,在平常走路的時候除了聽書,也會在Youtube上聽蔣老師講美術史、文學史、美的沈思、節氣、生活等各種主題。覺得"科技"真好,讓天涯若比鄰,也讓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的持續進行。平常也會看蔣老師的臉書文,覺得蔣老師觀想天地、關心周遭人事的生活隨感與哲思,是每日生活中很療癒的文字。最近蔣老師的臉書文:「沮喪的時刻一個人走到山上,坐在田埂大石上,微風習習,看雲起雲滅,稻葉翻飛,那山水裡有讀不完的故事,那風景無言無語,卻彷彿用靜定的沉默說著領悟不完的智慧。」
目前的生活環境與狀況讓人際關係疏離,也讓很多人沮喪。雖然山林水域面相會變遷,我們應該如蔣老師所言,靜觀自然永恆的意義,「就可以學習篤定沉著,就可以學習輕盈潔淨,自在無礙。」人生中的各種狀態都是要學習、經歷與渡過的課題。
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藝術家》雜誌與我
每個月一本的《藝術家》,內容豐富多元,紮實厚重如同磚塊,四十五年來紀錄下了台灣與世界藝術家的種種珍貴史料,是我這輩子持續藝術熱度的好夥伴,也是我開始寫作的重要推手。
回想起來應該是三十多年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工作,開始寫介紹藝術展覽的文章,刊登在《藝術家》雜誌以便推廣,繼而認識了何先生。何先生溫文敦厚、待人親切,與他交談總讓人如沐春風,對當時初出茅蘆年輕的我也鼓勵有加,繼而讓我每個月寫作投稿,持續了好些年,還邀我撰稿出書等,磨練文筆也磨練耐心與毅力。在全職工作之餘,還能夠在寫作上留下一些成績,當然就要感謝何先生與《藝術家》雜誌的栽培與提攜。
《藝術收藏+設計》雜誌則是藝術家出版社於2007年10月發行的另一本新的藝術與設計期刊。精緻而專業的編輯,多方探討著收藏、設計與當代藝術領域的趨勢與新知,讓品味藝術打造優質的生活層面。來美國十二年了,每個月仍然固定收到這兩本份量很重的精美雜誌,就覺得很幸福。《藝術家》雜誌便如此地陪伴著我,照顧著在異鄉的我的心靈。作為《藝術家》雜誌幾乎一輩子的讀者與朋友,這緣份很深的!
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翡翠的光采
盛夏的湖光水景,粼粼波紋蕩漾,如同一幅抽象畫,幽微細緻地繪寫出了暑氣中的綠色意象與藍天的光芒。
粼粼的波紋蕩漾著、蕩漾著,細述著謎樣的水中世界,那是無可探究的浩瀚與深沈,只有風能理解的天書。
蕩漾著、盪漾著,粼粼的波紋擾亂了平靜的水面,書寫著風的心聲,彩繪著水的幻影,映照著天地的謎采。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Comet NEOWISE - 美麗的星夜
彗星俗稱掃把星,因為它拖著一束光芒來造訪地球。在浩瀚的星際,繁星點點常駐天幕,惟有彗星如同匆忙的旅人,短暫停留後即毫不留念地揮別,繼續奔赴遙遠的他方。
許多文人畫家的生命情境因為殊異多詭,激發出的原創性佳作也就更具有深刻的情感而傳頌後世。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4th of July & "Hamilton" Broadway Show


談起美國開國"歷史"總會讓人覺得刻板枯燥,然而以"百老匯"歌舞劇來談歷史,當然就完全不同囉。由Lin-Manuel Miranda編劇、作曲及填詞的"Hamilton",是關於美國開國元勳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音樂劇,2015年首演至今,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以及無數大獎,包括:Grammy Awards, Tony Award,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等等。Lin-Manuel Miranda(1980-)真是多才多藝也身兼多重角色,他還是製作人、演員、演唱家。在此劇中,就是他自己演出"Hamilton"這個角色,還因此獲得了Tony Award最佳演員的提名。
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伊甸之東"
《伊甸之東》故事主要發生在二十世紀初加州的Salinas Valley,(距離我們家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講述的是愛爾蘭移民Samuel Hamilton與來自康乃狄克州Adam Trasks兩個家族交織出的故事,時間軸涵蓋了Adam的一生。史坦貝克寫這本書的靈感以及書名,來自於創世紀第四章,亞當和夏娃被迫離開伊甸園(Garden of Eden)後所居住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目前所居住的地方乃在無憂無慮的天堂"樂園"之(外)東。
這本書很深沉地探討著人性的本質:從兩代的兄弟(Adam & Charles、Adam的雙胞胎兒子Aron & Caleb)對父愛的爭取,為了被接受的掙扎和給對方造成的傷害;Adam的妻子Kathy面對被剝奪了個體自由或個人利益時的墮落、罪,以致自我毀滅等。然而在這些複雜且負面的情境中,仍然有仁慈、智慧的Samuel以及Adam的長期管家Lee,從旁協助、關照和啟發。
史坦貝克在此書中賦予了外來的中國人Lee蠻大篇幅的描述以及重要的角色;直到故事的結尾在Adam垂死的床邊,也是由Lee請求Adam原諒他的兒子Caleb的罪。這真是在西方文學中極為少見的。這本書出版於1952年,相信當時的種族主義仍然強烈,史坦貝克卻在此書中讓華裔美國人Lee展現出中國人的善良與堅韌,以及中國文化的哲思與智慧,幫助了Adam家族度過了許多的波折。史坦貝克以這種方式試圖挑戰當時美國社會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真是讓人敬佩。如此誠摯的偉大作家必然名留青史,感動世世代代的人心。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水天相映,白雲蒼狗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春江水暖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影中的意象
讓我想到最近聽楊照說書,談到日本著名學者大西克禮對日本美學觀中很重要的理念“幽玄”的論述。“幽玄”一詞源自老莊思想中幽深、玄妙的境界,傳入日本後發展成為了日本民族獨特的美學理念。幽是隱晦,玄是奧妙。在日本的審美觀中“幽玄”的核心是"餘情"——境生像外、意在言外,是寂靜、深遠的,在安詳、柔和中帶來精神上的崇高。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生生不息!
Albert在二月中旬去了一趟日本和台灣旅遊,還好及時地回到美國,沒有受到疫情擴大的影響。回家後他就在家工作,也開始在房間裡營造魚缸的環境:鋪砂土、加枯樹、種綠色的植物和水草等,還有測水中的PH值、二氧化碳、水溫、加燈光等等。這種種還蠻多學問也需要許多的道具和設備,挺費工夫的。幾週後水中的環境就準備的差不多了,水中植物長得很快,水草也已經厚厚地鋪滿了底部,一片綠意看起來很是愜意。
春天是百花盛開、萬物孳長的季節,看到新生命的出現總是會讓人心歡悅,尤其在這個疫情瀰漫的時節。
2020年4月19日 星期日
Home! Sweet Home!
對於離家在外生活的人,想家則是必然的。古今中外無數騷人墨客的文筆下,一闕闕的詩詞,道盡遊子的懷鄉思緒和切切心聲。"家"是身心的庇護所,更是心靈安定的城堡。
在目前「居家避疫」期間,人們毫無選擇的必須待在家裡,除了採買食物或走路運動外,沒有其他離開家的動機或目的地。(雖然我和老闆兩人仍然持續到辦公室工作。)此時,家庭生活更顯得重要,家人成為唯一能夠在一起的朋友,也讓我們心無旁鶩地重新體認在"家"好好生活的意義。讓以往總是蠢蠢欲動向外探索的"心"內收,回歸到家庭生活的核心,也給自己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此時,對外的探索與交流完全轉換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於是遠近以及國界的距離更模糊了,一切訊息都在空中串流交匯展演,似乎虛擬卻又絕對地真實。我們似乎被孤立在"家"中,但是卻因此重新發現"家"的豐富與美好。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一粒沙看世界,一朵花見天堂"
路邊的野草野花展露著青翠的容顏,引人細看。承載著雨露的小小綠葉,告訴我們上天仍然眷顧著大地。也讓我想到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1757-1827)著名的詩句:「從一粒沙看世界,從一朵花見天堂,掌握無窮於掌心,掌握永恆於剎那。」
天光雲影、橋畔相依偎,天地的靜美就在於心領神會中。
在Trail上經常會看到各式雁鴨群聚,或是兩兩成群。此地加拿大鵝很多,黑白色的頭頸加上棕灰色層次繪出的羽毛,真是絕美的搭配。造物主絕對是最偉大的藝術家。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喧囂的媒體 - 安靜的城市
原本充滿活力而且熱鬧的城市生活頓然停止,因為一切商業或娛樂活動都消失了。民眾不可聚會,甚至爬山走路都不可以群聚而行,外出遇到他人也要保持6英尺距離。人與人之間只能在網路上或電話上互動。有形和無形的距離,讓城鎮、街區等幾乎完全淨空。這狀況很有超現實的味道。
文明的城市突然完全地安靜下來了,視覺上與聽覺上都是休止符——空。然而疫情卻在暗地裡孳生竄流,讓人們防不勝防。電視新聞與各式媒體每日都報導著疫情嚴重的狀況,聳動視聽,讓人心不安卻又無可奈何。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役?! 何時會結束呢?! 城市如此反常的"安靜",只因為暗潮洶湧。
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桃李報春,蜂鳥鳴唱 - 為世人祈福
比擬SARS的冠狀病毒發於冬末初春;在寒冬將盡時肆虐,如同瘟疫般的擴散,讓大家都在LINE群裡發聲,互相警惕、關注、鼓勵......。由於世界各地疫情漫延,各國經濟都因此受到影響,近來股市更接連幾日大跌。真是中國打噴嚏,全球都感冒了!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James Tissot 畫中的時尚
October, 1877 The Ball, 1878 |
Tissot在1863年開始以當時摩登生活中的人物肖像為題材創作,深獲好評而一舉成名。1871年移居倫敦十年,作品更廣受英國上流社會鍾愛,而名利雙收。Tissot以精湛細緻的繪畫技巧描繪出優雅時尚的紳士淑女與其生活風華;尤其是女性服飾布料的色澤、繁複飄飛的服裝衣裙鄒摺等細節,真讓人讚賞。Tissot對服裝布料的感知與啟發,可說源自家族事業,他的父親是很成功的布料商,母親協助父親的事業外還會設計帽子,所以Tissot對時尚與美的敏銳,很自在地綻放在色彩繽紛的繪畫上。許多作品畫面上的女子都是他的伴侶Kathleen Newton,不論是回眸、轉身、提裙,生動的人物神采,凝聚在一幕幕戲劇般的場景中 -- 落葉繽紛的十月天、熱鬧的舞會、花園等等,為十九世紀的摩登生活和社會景象畫/寫下了美麗的紀錄。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藝術中的人權/民權呼聲
![]() |
Glenn Kaino - "Invisible Man" |
![]() |
Glenn Kaino - "With Drawn Arms" |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新年健行

舊金山高低起伏的地形是這個城市傲人的特色與奇景,對步行者而言則是很大的挑戰,因為在這個城市走路就如同"登山"健行。我們從Lyon Street Steps往下走332個階梯才到達下方路面,然後過街到Palace of Fine Arts。此時陽光亮麗露臉,讓這個興建於1915年的歷史建築顯現雍容華采,也讓大家開心拍照留念。休息午餐後,大夥繼續沿著海邊走Trail,經過金門大橋、Baker Beach、Lands End trail。此時舊金山海邊典型的冷風當然毫不客氣地吹著。沒想到的是海邊的步道和市區一般,也可以高低差距很大,也就是要走許多階梯往下再往上,這時就知道挑戰不小了。如此走過也讓人全身暖熱,雙腿疲累。回到Legion of Honor時,我的手機紀錄走了約 9 mile。謝謝克成在路線上完美的規劃安排,讓大家進一步認識舊金山的美景與地形,也在一年的開始就健行健身,開啟2020年。